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14)06-0075-04 2007年5月15日,团中央在北京高校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旨在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至此,团中央的“青马工程”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而“青马工程”的开展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发生着改变。本文从“青马工程”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出发,认为必须融合创业教育的视角,才能更好地完善高校大学生“青马工程”的培养路径。 一、创业教育对“青马工程”培养的价值分析 2007年,团中央颁布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纲要中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对象、内容和保障进行了系统的规定。笔者认为,整个“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是一套“纲领”,在这个“纲领”中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其中核心内容就是需要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另一个部分就是如何实现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的培养。而核心部分是不能改变的,也就是说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大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如果这个方向改变,整个“纲领”的内容也就改变了。然而,围绕在核心内容周围的培养手段,却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调整的。经相关调查发现,当今创业教育在各个高校开展较为普遍。而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其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这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要求是一致的。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将会增大马克思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力。 (一)创业教育的主体性,能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自觉 高校在进行大学生“青马工程”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会使得学生加快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掌握,并能将其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理解。创业教育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教育方式以主体性为最核心特色,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业教育的理念中,无论是进行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还是经济生活,都是将大学生作为主体,为不同学生制定人生发展的不同职业规划。如果能在“青马工程”的培养过程中加入创业教育的思想,就能采用创业教育的体验式、互动式和渗透式的方式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渗透。如果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加入一些案例分析或者战略学习等创业教育的知识点,将会对大学生的勇敢、乐观、担当等品质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这样就能使得大学生自觉地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中,与党中央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使大学生们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为有坚定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二)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能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开拓素质 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特别强调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也就是说,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职业素质。其中职业素质就包括对社会知识、市场知识、国情知识的掌握。在这些职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大学生需要不断地参加创业方面的实践活动。而开拓精神则是要摒弃得过且过习气,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摒弃不思进取习气,树立忧患意识和干事业意识,通过“青马工程”培训的活动增加对国情和社会结构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国际化开放的视野,用新知识、新技能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带头人、生活的强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头脑、能干的双手、健壮的体魄开创美好的未来,在追求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中,实现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 (三)创业教育的系统性,能完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体系 高校“青马工程”培养不是孤立的,实施“青马工程”的培养需要整个高校的所有资源,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们提高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以,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就是要增强他们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从而完善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创业教育系统性加入,使得高校“青马工程”的培养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青马工程”的培养体系。所以,将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和“青马工程”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其作为“青马工程”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和方法,使其能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保驾护航,这样,就能使得“青马工程”的培养,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一种全新的境界。[2] 二、创业教育在“青马工程”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青马工程”实施方案中缺乏创业教育的内容 在“青马工程”具体实施培养方案中,一般认为主要从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质方面来培养。主要内容有:一是需要具备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特质,具备政策理论水平及共产主义思想(如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二是在知识掌握方面,需要具有渊博扎实的理论知识(学术、科技骨干)。三是在能力培养方面,需要具备技术开发应用和科技创新能力(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四是在道德培养方面,需要具备奉献他人和社会的精神(参加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五是在心理方面要求有乐观、积极向上心态。在“青马工程”课程的具体安排方面,大多数高校都是采用了理论课程(主题报告+讲座)、社会实践(开座谈会+参观考察)、志愿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传)、课题研究(老师指导课题研究+学生交一份报告)的方式,这其中并没有对学生创业知识的教育。而许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创业教育对高校“青马工程”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将创业教育和“青马工程”的培养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入到“青马工程”培养体系中,这样就会导致“青马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效果不明显,教育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