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日期:2013-10-18 中图分类号:TU984;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4)12-1470-10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辉煌成就,但中国也为快速的、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代价,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人居环境恶化[1]。未来30 a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2],由此引起的环境、生态的急剧变化,进一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人居环境剧烈变化的严峻态势也将危及到中国可持续发展基础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人居环境学属交叉学科,涉及地理、环境、生态、城市规划、建筑、社会等学科[3]。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有地理学视角的人居环境评价、探索理想人居环境模式、居住空间、人居环境预警和人居环境的社会性研究[4],建筑与城市规划视角的广义人居环境、建筑空间及其组合、住区环境、基础设施设计[3,5]。总之,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已经关注人居环境的诸多议题、研究方法,然而面临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复杂的人居环境问题,亟需系统梳理国内有关研究的历程与现状,揭示研究动向和前沿领域,这对丰富地理学的人地系统理论与空间规划实践及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表l是中国地理学的学术期刊,共16种,它们截至2013年6月2日刊发了“主题=人居环境”的学术论文180篇,约占同期(1934-2013年)中国知网中文核心期刊刊发“主题=人居环境”论文数1 605篇的11.20%。 1.2 分析方法 对检索结果中每篇文献的机构、作者、关键词、被引频次等字段存为文档,利用Thomson Data Analyzer和Excel进行统计。首先利用文献统计回溯既有研究的数量、增长变化;其次对地理学期刊刊发的人居环境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最后利用普赖斯提出的核心作者计算公式
判识核心作者群[6](
为所统计时段最高产的作者论文数,M为论文数),并总结研究动态。
2 研究特点与核心作者群 2.1 研究特点 1)起步早、长期停滞,发展缓慢。国内现有可查的最早论文是1939年发表的“西康居住地理”[7],可知中国地理学对人居环境研究起步很早,但是增长缓慢,且高级别期刊载文量比重非常低。文献统计表明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可分为:第一阶段是2006年之前间的零星、分散研究,主要关注居住环境与宜居城市[8,9]:第二阶段是2007年以来的起步期,主要标志是《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分别刊载了2篇、1篇人居环境研究领域的论文[10-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批准了中国地理学科的第一个人居环境研究的项目“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 2)高层次论文非常少且增长缓慢。统计刊发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的论文占全部文献的16.02%,对照表1发现《地理科学》载文量最多,但是《地理学报》刊发10篇之中有3篇为1939年的研究文章。国内地理学期刊刊载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最多的期刊是《经济地理》、《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可见高影响因子刊物介入人居环境研究领域非常迟,尤其是2000年后国内城市规划学的刊物积极关注聚落(城市与乡村)[13,14]、广义人居环境[15]等研究,而地理学却未给予足够关注。高级别刊物发文量的增速远低于总体文献增速,因此,地理学视阈人居环境研究的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3)以区域实证研究为主体,理论创新研究亟待加强。统计表明(图1),国内人居环境理论探索呈觉醒趋势,相对实证研究或规划/策略研究仍显薄弱。此外,近年逐渐关注主体的人居环境要素需求与组合供给[16,17]、城市公共安全[18]、自然适宜性[19],这直接提醒学界:中国人居环境研究未重视改革开放30 a的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对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的损害、产业与人口快速集聚于东部沿海诱发的社会性人居环境要素供给失衡,以及人口东中西快速流动的区域体验差异等热点问题。 国内实证研究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显示:首先是地级市及其以上大区域研究最受关注,如“中国省级单元”、“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优秀宜居城市”等共出现18次;其次是辽宁大连和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各出现12次;再次是北京、湖北江汉平原城市、广州,各出现9次,但北京主要关注中心城区,而湖北江汉平原则以县域为主;第四是长沙、乌鲁木齐、昆明、西安、银川等省会城市,各在4次以上。研究的焦点词汇为“评价、自然适宜性、人口功能分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等,常用实证方法包括①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德尔菲法用于遴选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赋权,②信息熵指数、变差指数和协调指数、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等用于测定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度,③依托面板数据采用模糊数学、多目标线性加权、逻辑回归、神经网络等评价人居环境时间序列综合水平,④采用GIS空间分析或聚类分析和截面数据的综合量化,评判省际、市际、县(区)际的人居环境空间差异。这表明重点城市的实证已成为当前主流,但未将规划实践与人居环境演化规律及调控理论结合[20],这正是国内亟待强化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