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量力而行

——对赣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

作者简介:
刘惟煌 肖敏慧 毛瑞宁 钟建华 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地区分行

原文出处:
经济学消息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经济发达地区“筑巢引凤”的成功之举。1992年以来,欠发达的赣南开始仿效,尤其为策应“京九”,构建铁路沿线工业走廊,开发区建设势头迅猛。为摸清我区开发区现状,探寻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之路,我们对赣南开发区进行了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与成效

      截止1997年6月底,赣南开辟开发区19个,其中省级开发区1个,地级开发区11个,县级开发区7个。按区域划分,有15 个县(市)有开发区,“京九”沿线有开发区11个,非沿线8个。

      目前开发区已开发面积40.32平方公里,其中“京九”沿线25.52平方公里,非沿线14.8平方公里,开发面积最大的是南康市金鸡开发区,为9平方公里。

      开发区共有企业535户,其中新建企业258 户, 开发区外迁入企业100户。按区域划分,“京九”沿线开发区共有企业476户,其中新建企业216户,外面迁入97户;非沿线45户,其中新建42户,外面迁入3户。

      1994年至1997年6月底(下同), 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730万元。其中:“京九”沿线开发区投入25829万元,非沿线开发区投入2901万元;按资金来源划分,地方自筹9425万元,外来资金5170万元,企业投入2261万元,银行贷款11874万元。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赣南的开发区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表现在:(1)开发区建设的政策环境基本形成。(2)开发区成为吸引外资投入的密集场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辖区内银行资金压力。截止1997年6月底,开发区实际引进外资累计29300万元,其中本区以外内资16385万元,国外资金1470万美元。(3)开发区建设增加了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减轻了失业的压力,截止1997年6月底, 开发区新增就业机会(仅为新建企业职工人数)达16180人, 占全区企业职工人数的5.6%。(4)开发区建设增加了地方经济实力。据调查统计,全区开发区平均每年实现工业产值和销售收入分别为47753万元和44108万元,平均每年实现利润和上缴税收分别为1169万元和1771万元。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使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没有起到在建立之初期望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布局意识缺位。由于在选址优化和宏观布局上缺乏可行性研究,没有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致开发区造成以下混乱的局面:一是不切实际,盲目铺摊子,布点太滥。全区大部分县市都先后兴建了多个开发区,且各自为政,相互独立,无法发挥经济开发区应有的集聚效应。二是只图形式,不讲实效,不少县市从主观愿望出发,为使开发区在短期内发展,强行要求企业进入,从而事与愿违,影响了企业效益,如安远县石湾开发区将某石板厂从原料产地迁入开发区内,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而成为亏损企业。三是开发区内整体发展规划滞后。赣州市黄金岭开发区创办七年来,其整体规划还处于待拟定状态,产业发展方向无确定目标,只是“满天撒网”网到多少算多少,网到什么是什么。

      (二)土地利用率低。由于上述原因,使得一些开发区或流于形式,或规模过大,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土地闲置,耕地撂荒现象严重。以定南良富开发区为例, 该区近期规划面积200 亩, 其中耕地127亩,实际开发面积148亩,实际利用面积仅为88.79亩, 分别只占征用和开发面积的52.05%和60%。

      (三)基础设施投入资金缺口大。据统计,调查中的全区19个开发区,投入的基础设施资金共28730万元,其中地方自筹9425万元, 外来资金5170万元,企业投入2261万元,银行贷款11874万元。 全部完成基础设施资金缺口37304万元。

      (四)优惠政策没有真正落实到处。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少县市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却并未落到实处,如赣县江口工业小区一家砖厂,95年投资70多万元并在年底投产,96年一年先后就有8 个单位收取各种管理费一万多元。大余新城小区优惠电价每度0.52元,而实际都是按每度1.1元支付。此外,税务部门为完成任务,要求企业多交税, 预交税现象也十分普遍,这都使一些投资者望而却步。

      (五)引进资金及企业少。由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处于劣势,致使引进资金和入户企业都很不理想,以赣州市黄金岭开发区为例,至97年6月止,累计引进资金1236万元,占总投资6.4%,其中外资50万美元,仅占总投入的2%, 而全南县南海开发区引进资金则为零,开发区建设实质上是利用本地资金,并没有达到引进资金的目的。没有资金,企业的进入也只是一句空话,定南县良富开发区原规划进入开发区企业61户,而实际进入6户,占规划数的9.84%,投产3户,仅占规划的4.92%,形成了“有区无业”的尴尬局面。

      (六)小型企业多,龙头企业太少。这次调查的我区19个开发区,共有企业535个,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499个,占总企业数的93.3%;1000—2000万元的企业21个,占企业数的3.9%,2000 万元以上企业15家,仅占总企业数的2.8%。

      (七)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层次较低。在我区开发区的企业生产项目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太少,技术密集型企业只有60家占11.2%,一般性技术居多,劳动密集型产业445家,占85%,有些还是二流、 三流,甚至是将要淘汰的技术,产业结构单一重复,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企业效益普遍较差。

      (八)隐形国有资产流失。其一是土地征用价格偏低,且出让价格随意性大,被征地农民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某开发区还推出送地政策,凡在工业区投资的生产加工型企业最多可赠送生地50亩,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其二是国家税收流失严重。开发区优惠政策规定,凡入户企业,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予以优惠,购房办厂减半收取契税;企业在投产之日起二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3—5年按12%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等等,这些优惠措施;虽然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投资的吸引力,但也使国家损失了大量税收收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