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成了我们做父母成功与否的标志,我们因为孩子而焦虑挣扎,甚至感觉教育之艰难——关于孩子的许多问题,到底是他们的问题,还是父母自己的问题? 让我们先回到做父母的原点,当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做父母?大部分父母的答案应该和我一样:我们要体验生活,要拥有完整的生命。孩子是爱的结晶,是我们对幸福的一种呼唤。 我们要享受生命,就必须享受我们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样的。我们享受的,既有孩子的成功,也应当包括他的不成功。只有当我们全心全意地接受孩子的一切,有能力真心地爱一个在现行不太公正的评判标准下还暂时不太优秀的孩子时,我们才算拥有了做幸福父母的能力。 心平气和做父母,是我的修炼,我有八条建议与所有父母分享: 第一,不要横向比较。比较是焦虑的根源,是世界上最折磨人也最无聊的东西。如果焦虑能够解决问题,我们都愿意不计成本地去做,可恰恰相反,它只会让问题更加糟糕。所以面对焦虑情绪时,我们应首先分析焦虑的原因,从根本上铲除它。 把自己的孩子跟那些“优秀”的孩子比较是最愚蠢的做法。每一朵花都有它酝酿、含苞、开放、凋谢的规律,每一个阶段都有它存在的必然意义。它现在的样子就是它应该的样子,也是它最好的样子。做父母的就一定要享受孩子当下的这个样子,上帝让孩子成为这个样子,一定有他充足的理由,我们只需全心全意地接纳享受就是。 第二,允许孩子带着缺点慢慢前行。我很难想象,一个人要是没有缺点,他会如何的可怕。在处理成人世界的人际关系时,我们一般是能够默认和接纳对方的缺点的,唯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往往失掉耐心。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发现孩子的缺点,在第一时间指出孩子的缺点,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正,这几乎成为我们天经地义的思维方式。 我们太容易忘记,每个父母自己哪怕已活到中年,身上都有那么多与生俱来的缺点。它们跟我们水乳交融,简直就是个体生命的胎记。成人尚且要带着缺点前行,更何况孩子?真正的心平气和就是包容孩子的缺点,理解孩子的暂时停滞,用智慧引领他们慢慢地、慢慢地超越自己。 第三,孩子没有叛逆期。孩子遇见对的家长,一辈子都不会叛逆,遇见不对的家长,一辈子都会叛逆,“叛”和“逆”永远都是双方的事。孩子小,他们自可以偏激,自可以极端,不成熟是他们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足够通达,足够包容,他们就没有“叛逆”的对象。一拳头打过去,打在棉花上,谁都不会太疼。做父母的就是要炼成做“棉花”的能力,以柔克强,以爱克暴。 在妥协中慢慢前行,不只是成人的世界里,不只是对陌生人,对最亲最爱的人,更需要这样一种相处策略。 第四,研究自己的孩子,选择最合适的陪伴方法。教育的核心是“育”,陪伴而已,如何陪伴却是大智慧。有的孩子适合严管,有的孩子适合宽松,有的孩子需要天天跟着他,有的孩子却渴望距离……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在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琢磨自己的孩子,是每一个父母最有趣的科研课题,但从长远来说,宽松的管理比严格的管理要好,保持距离比天天粘在一起好。我们要意识到,我们再辛苦,再心诚,也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 教育的力量其实是有限的,父母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学校的作用也是有限的。最大的成长力量,还是来自于孩子的心灵深处,放手让孩子去体验一切,经历一切,是慢的教育,却是最有效的教育。 第五,爱不爱孩子由孩子说了算。这是最残酷的一条,但又是必须遵循的一条。不管我们多么标榜自己的无私付出和奉献,但是,如果孩子体会到的不是爱,而是压迫,甚至是害,那就是压迫和害。我们只能给孩子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爱,其他的,都是爱我们自己罢了。所以,一定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没有这个前提,我们必然走进爱的误区。 第六,我们自己的生命状态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本质,爱与榜样而已。要经常问自己:我们给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榜样?除了工作成就,在其他方面,我们是不是也堪为表率?在每一天的每一个细节中,孩子是不是都能够从我们身上获得正能量?在生命的每一个片段中,我们是不是都能够做到让孩子赏心悦目?我们不一定成为在事业上有多么显赫成就的人,但我们可不可以做到让孩子时时刻刻都感受到我们的善良和坚韧? 第七,接受一个平凡的孩子。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我们自己就很平凡。而且,我们并不为这平凡苦恼。事实上,这个世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毕竟是极少部分,我们注定只能是芸芸众生,注定只能静静地过着我们的小日子。 但人可以平凡,却不能平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岁月就是不平凡,坚持在平凡中创造就是个体的激情岁月。有这份心气,我们就能超越望子成龙的禁锢,心平气和地享受生命。 第八,相信未来!我做了二十五年教师,最大的感悟是:天下没有不成材的学生。所有的孩子,显赫或者不显赫,最后都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没有谁是所谓的失败者!真的,如果超越那些功利的评判标准,从长远来看,我们当初的那些白热化的竞赛和评比多么无聊,而我们曾经的焦灼和恐惧又多么可笑。生命生而向前,生而向上。我们甚至不需要去拼命地学习那么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只要给我们自己以自由,给孩子以自由,我们就会成长,也会让孩子成长。成长是天性,成为一个更圆满的人是天性,我们顺天性而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