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工艺美术生产要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怡芳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原文出处:
文艺研究

内容提要:

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艺术属性决定了它特有的生产要素,其艺术生产要素主要有四类:生产与创造的主体——“人”、包含生产工具与劳动对象在内的有形载体——“物”,以及作为隐性知识和无形价值的传统“技艺”和作为产品实现和技艺传承保障的“制度”。这四类要素在物质产品和文化的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累积、文化艺术的传承意义重大。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它包括了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与国民经济运行有关以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而言,不能以纯经济的视角断论其生产要素。在经济、社会、文化范围内,传统工艺美术不同于其他行业,其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物、技艺、制度四个方面,而且这些要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从事传统工艺美术生产的人,不仅有一般的生产工人,还有那些具备创作和再创作能力的艺人,有些甚至是艺术家或所谓“大师”、“传承人”;二是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①,因材施艺是工艺美术有形物质载体的特点;三是技艺作为传统工艺美术最重要的无形价值,因世代相传承续了无限丰厚的传统文化特质;四是手工艺的传承制度,从自然层面的制度(物与物之间)和社会层面的制度(人与人之间)中建立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是传统工艺美术生产得以实现的保障因素。

       在这四类生产要素中,不同程度地包含着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三种形式。传统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统性,富含差异性较大的人文信息和社会资本,其中被发展经济学称作“非正式”的关系网络存有广泛的根基。因此,通过亲朋好友这种血缘和信任基础建立的特定网络,不但可以减少搜寻信息的成本,还可以简化交易和议价的程序。事实上,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的社会资本,还具有先赋性和后天性。先赋性的社会资本,一方面通过工艺美术特有的家庭作坊式传承和世袭家族经营得以继承,一方面由参与这种生产体系中的人力资本(师傅和工匠)连带而来。后天性的社会资本,是持有技艺或学习技艺的人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不断累积文化资本的过程中生成的。

       高度分化的社会中,“文化资本是某种形式的权力资本”,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具体的符号物、身体化形式以及机构化体制②。就传统工艺美术而言,符号物就是工艺技艺最终的物质形式表现,可以理解为传统工艺美术产品。身体化形式,则承载了无形的、甚至不可言传的手工技艺和知识。机构化体制,是手工艺生产、技艺传承的制度内容,基于历史上自给自足的家庭作坊、民间以及官办的手工业工场发展而来的非正式的农户作坊和个人工作室、正式的公司企业,都是有一定内在制度发生作用的机构形态。

       文化资本如何形成和获得?作为手工艺劳动者,由于具体的生活环境、经历不同,思想、感情、气质、禀赋、学识、才能、兴趣与习惯不同,他们往往以自有的独特审美心理结构来观察、体验和感受,而且这种认知是在特定的情感、意境、心态中形成。除了不断地学习专业技艺知识,提高技艺能力,他们还必须以特有的艺术敏感性感悟生活、增加阅历、总结经验、开阔视野、提升包括艺术素养在内的素养。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创作或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文化资本并让手工艺劳动者获得文化资本。

       工艺美术具有物质生产和艺术创作两种属性,生产者不仅按照艺术设计和工艺流程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而且在制作中还要进行再创作和艺术加工。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生产者同时也是艺术设计创作者,他们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赋予产品艺术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并且对于这种性质的产品来说,往往艺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产品能否有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时,产品通常要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手工艺印记明显,带有很强的唯一性、独特性,可以说,几乎没有一件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个性化创新比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创新的可能性更大、发展的空间更广。但是,在这种创造或生产过程中,要求劳动力主体能够将隐性的文化资本显化为艺术的创新价值。传统工艺美术生产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参与的劳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以艺术为基础的文化资本,其文化资本越深厚越有后发的实力。这也对劳动力主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一方面要对传统技艺有较深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娴熟掌握,另一方面,又必须能够有较高的艺术修养,能够触类旁通,不闭塞,有接纳新思想、新技术以及新事物的胸怀,只有这样,才可能开发艺术创造潜能,进行真正的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内劳动力具有很强的地方性特点,随着不断发生的社会资源转移,这种地方性逐渐减弱,或者嫁接、融合到新的地方特色当中去,使劳动力本身成为一种融合文化的活态、动态的载体。例如,现今广东翡翠首饰的生产者约80%是福建人(尤其是有雕刻工艺传统的莆田人和惠安人占多数),而曾经这一行却是以河南人(有雕刻传统的南阳镇平人)居多。之所以发生这种转变,与从业者的社会资本有一定关系。中国古代的自由手工业者比较独立,一旦被聘用就会在某一地方落脚以手艺为生,因而也将手艺在这一地方传开。在当代,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从业者流动并不以个体行为为主,而是老乡介绍或是几个人扎堆一起到外地学艺或创业,连带了很多社会关系。也就是说,一位手艺较高的师傅,他的社会资本还包括了跟自己学艺的徒弟,他到哪里,他的徒弟也就可能跟去哪里。

       从掌握工艺技艺的程度、设计生产的能力等方面看,可以将传统工艺美术从业者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对工艺美术类从业者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目前分为五个等级,即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对于高层次专业人才,行业内又有另行的分级标准:国家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目前全国有此称号者443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市县级工艺美术大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