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动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易明 深圳大学

原文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

      1.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飞跃。

      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体系有不同的认识,东方经济理论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马克思经济理论将生产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定义为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并清楚地界定了三个要素各自的作用: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对象对生产力大小产生重要影响;劳动者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定义中并没有技术(或科技)进步这一因素,但这并不是说马克思经济理论不认为科技进步与生产力发展存在关联。如果对马克思经济学生产力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则不难发现在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中内含科技进步因素。首先,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作为生产力重要因素的劳动资料是划分社会经济时期的标志,意即劳动资料具有时代性和历史性,不同时代的劳动资料反映相应时期的技术水平,这种技术水平的先进与否通过劳动资料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其次,马克思经济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运用不同劳动对象的生产含有不同的生产力,即劳动对象质量的不同形成生产力的差异,而劳动对象质量的提高即为当今的所谓内含性科技进步;第三,作为生产力决定因素的劳动者,其数量与质量(知识素养,操作技能)的差异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其中劳动者质量的改变在今天也包括在技术进步的范畴。虽然说经典的马克思经济学间接地指出了生产力与技术进步间的关系,但这种间接性和隐含性已难以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的定位和作用作出完满的解释,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要素的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表明了科技进步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和决定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产生标志着对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一次飞跃。

      2.技术进步对解除经济增长制约作用的无限性。

      传统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投入分为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无论何种投入要素其生产率都要经历一个上升、下降的过程,这个下降过程即为要素(或劳动力或资本)边际生产力的递减,当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导致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边际收益低于要素使用的边际成本时,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意味着经营者的亏损,企业将停止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宏观上表现为经济增长的停滞。实际上,投入要素边际生产力的递减就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表现为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的逐渐增强。这说明一点:即投入要素的增加对经济的成长只能起有限作用。

      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作用有限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生产要素资源的有限获得性或供给的有限性。工业国由于长期的资本积累过程,资本相对富足,但面临着劳动力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劳动力的匮乏成为经济成长的制约。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建设资金不足和人口激增、劳动力资源结构性不适应的双重挑战。劳动力和资金成为多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两个制约,经济长期停滞不前。

      技术进步能有效地缓解甚至彻底释放劳动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不断的技术进步具有无限促进经济成长的作用。技术进步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其作用过程。

      (1)通过改进现有生产资源利用的方法、途径, 以获取较高的投入产出率。 这称为生产要素非内含性科技进步。 这种被称为希克斯(Hicks)或哈罗德(Harrod )中性技术进步的主要特点是在给定产出条件下的生产要素节约,中性技术进步不改变投入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2)通过改变要素质量。 这种技术进步被定义为内含性科技进步。内含科技进步(或希克斯非中性技术进步)表现为劳动要素或资本要素的节约。劳动力要素节约表现为资本边际生产率相对于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出现上升趋势,劳动力要素节约型科技进步的着力点是科技进步使生产资本质量提高,资本要素边际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经营者用资本要素替代劳动力要素(边际生产率相对较低),以减弱边际效益递减的速度,逐步解除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相反,资本节约型科技进步即是用较高边际生产率的劳动力要素替代资本要素(边际生产率相对下降),以逐步减缓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抑制。

      科技进步由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到科技进步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投入要素再到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认识变化,无论是从马克思经济的生产力构成理论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还是从西方经济学关于技术进步的理论发展都无不体现出科技进步成为经济成长决定因素的认识变化趋势。从经济现实中看,本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经济学家们在深入分析之后才发现,二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恢复、快速成长过程中技术进步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到今天,众多国家已推出“科技立国”的口号,这不仅将科技进步看作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还看成是一国存亡的关键所在。

      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由生产领域扩大到流通、消费领域。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商品使用价值需求的高级化是流通领域商品结构向高科技产品转化的主要动因,国内贸易如此、国际贸易更加突出。争夺世界高技术产品市场已成为当今的一大竞争特点。国际市场上原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商品结构时代也逐步演变成今天以技术、知识密集型商品为主体的贸易格局。1981年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占42.3%,估计到2000年将下降到15%。这两个数据说明科技在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