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经济特区未来工业同步发展路向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芳华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

原文出处:
港澳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香港回归在即,当它进入后过渡时期以后,加速经济转型,服务业已上升为主导产业,制造业虽下降但又一次面临着产业的提升,并将在回归后成为特区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凭借香港制造业内迁而走上工业化道路的经济特区,在进入第二个10年之后,也面临着工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可以预料,回归后的香港与经济特区的工业都面临着产业升级换代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应有助于促进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

      一、80年代香港制造业内迁推动经济特区迅速工业化

      当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创办经济特区时,香港已走过了新兴工业化的道路,进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6 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回忆创办经济特区时说“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的潮洲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1 〕经济特区是全国的经济特区,从全国来看,广东省创办的3 个经济特区较之内地其他地方都靠近香港,这是“港特”携手并肩共创辉煌的有利条件。汕头虽然不如深圳那样拥有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但每5 个香港人中就有1个潮汕人,而且在香港的各行各业,潮汕人都卓有建树。 因而可以说,广东的3个经济特区,对香港较之其他地区都拥有地缘、 人缘上的有利条件。18年前,国门初开,经济特区作为广东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一种特殊形式出现, 首先吸引和利用的正是香港资本。 1985 年末、 1986年初,特区确定“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的外向型经济”〔2 〕的方针后,香港制造业纷纷把生产线迁入特区,寻求发展,而经济特区也借此走上工业化道路。

      香港制造业厂商进入经济特区投资设厂,不仅带来资本、设备和技术,而且带来市场,特区工业不仅迅速形成生产能力,而且迅速形成出口能力,工业和出口紧紧结合,成为特区工业化道路的特征。当第一个10年结束时,广东3个经济特区都建立起不同规模包括纺织、制衣、 电子、塑料、钟表等30~40个工业行业在内的轻加工工业体系。工业产值快速增长,在全省的工业地位日益提高。统计表明,1990年3 个特区工业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11.98%。进入第二个10年以后, 特区工业更有长足的发展,已构成广东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1994年3个特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20.87%,1995年上升到22.6%。3个特区已成为广东省的新兴工业城市。

      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内迁,给特区工业深深打上了香港制造业的烙印,包容了香港制造业特点,其主要表现为:第一,香港制造业内迁造就了特区工业的轻加工型化;第二,香港制造业吸纳了特区大量劳动力,造就了劳动密集度更高的特区工业;第三,香港制造业把先进的加工生产方式带入特区,一下子就把特区工业和世界市场连接起来,发展成为出口型工业;第四,以小资本为主体的香港制造业进入特区,不利于特区工业规模经济的形成;第五,香港制造业把低技术、旧设备迁入特区,只能生产含金量不高的产品;第六,香港制造业对特区的投资,大都缺乏长远打算,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

      尽管香港制造业的内迁给特区的工业化发展带来诸多弊端,但总的来看,在过去18年中,香港制造业厂商一直是特区工业的最大投资者,一直是推动特区工业化的主力。

      二、迁入特区的香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是特区与香港进一步合作的着力点

      邓小平指出:“技术窗口”是特区窗口的首要功能。

      香港制造业对特区工业化的贡献应该充分肯定,但其工业化水平与“特区窗口”的地位功能、历史使命已越来越不相适应。回归后的香港将如何带动特区工业升级,真正发挥特区作为“技术窗口”的示范与推动作用,这是“港特”联手发展、共创繁荣的着力点。

      特区经过18年的初步工业化之后,必须大力发展并拥有具有先进技术的工业,即高新技术工业。进入第二个10年后,特区已敏感到这一点。1991年深圳特区率先提出要“以先进工业为基础”,1993年汕头更提出要“科教兴市”,这段时间各特区纷纷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工业的“孵化器”。特区工业转型升级已提上议事日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江泽民同志1994年6月视察广东时, 提出经济特区“要大力抓好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多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当前特区的一项紧迫任务。‘三来一补’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则上不应再在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兴办,而应逐步向内地作梯度转移和发展”〔3〕以利于特区产业的升级。 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江泽民同志所指的“三来一补”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就是上个年代迁入特区的香港制造业。按照产业转移规律,“三来一补”企业必须向内地——即分工梯度比特区低的省区转移,这将为特区获得工业转型——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提供发展空间。

      历史惊人地相似,近几年提出的特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梯度转移的建议或说法,几乎是上个年代中期香港制造业内迁模式的轮回。实践证明,工业生产发展历史的演绎总是在重复中螺旋式上升。进入特区的香港制造业不论以“三资”企业形式还是以“三来一补”形式——即通常所说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命力旺盛,仍然是特区经济的主力,个中时时可窥香港工业发展的轨迹,这一点深圳特区很有典型性。1994年深圳的“三资企业”约1.1万多家,而“三来一补”企业却约有1.2万家〔4〕,深圳多年来的出口贸易,一直以来料加工方式为主, 进料加工为辅,一般贸易居第三。〔5〕这2万多家涉外企业的资本、技术含量都不高,但能够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据统计,1991年末深圳特区人口达到119.81万人,持有深圳户籍人口为43.21万人,暂住人口26.6万人; 翌年户籍人口增加3.38万人,暂住人口增加15.5万人。在户籍人口中,自然增长6727人,机械增长超过3万人, 后者为特区工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估计近年深圳市的外来打工者已达到200万人。1993 年以后,香港厂商投资深圳的工业也有再内迁的,但为数不多。实际上特区的港资工业再内迁速度远不如香港厂商的内迁速度,至1995年底,深圳市“三来一补”项目累计仍达1.2万个。迁入特区的香港制造业经过10 多年的发展,已经行业化、体系化,对特区经济发展“举足轻重”。从特区进一步工业化的要求看,只有当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发展到成为工业的主体,劳动密集工业才会再内迁。正是基于对这一规律性的认识,深圳市提出了“稳定、发展、提高”“三来一补”企业的6 项方针和有关政策措施。〔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