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缘经济的角度看,汕头特区不如深圳、珠海那样毗临或靠近香港,从人缘经济的角度看, 香港同胞中潮籍居民只约为广府籍居民的1/3。但就汕头与香港的历史渊源看, 其密切关系并不亚于深圳和珠海。改革开放以来,港资最先也是最大量地进入汕头特区,汕—港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现在,香港即将回归祖国,汕头如何抓住香港回归这一机遇,推进两地经贸整合,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一、京九与广梅汕接轨使汕头从粤东门户变为大陆门户 当香港进入后过渡时期时,汕头特区区域范围正扩大到整个汕头市。在历史上,汕头市得力于汕头港的开放开发,而成为“粤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粤东地区及其邻近的闽西南地区以至赣南地区的客货都从汕头进出。1995年7月广梅汕铁路铺通, 汕头结束了半个多世纪没有铁路的历史〔1〕,同年11 月京九铁路在粤东龙川县与广梅汕铁路接轨,汕头有了直通北京的铁路,从而大大增强了汕头的区位优势,奠定了汕头作为大陆门户的战略地位。 为了保障香港的平稳过渡和回归后稳定繁荣,中央把原计划修筑的北京—九江铁路向南延伸,一直到深圳,将于香港回归后通到九龙,这就是现时家喻户晓的“大京九”。京九铁路以三年时间铺通,第四年全线投入运营。由于京九铁路到龙川后和广梅汕接轨,因而在广东省内就可以有两个出海口,其一西行,沿广梅汕西段,到常平沿广深铁路南下通过深圳特区,接上九广铁路〔2〕从香港出口,其二东行, 沿广梅汕东段,直下汕头特区出口。 现时宣传和运营的“大京九”概念是西行,但这使九广铁路和香港不胜负荷。改革开放以来,连接九广铁路的广深铁路和京广铁路,是一条运量递增的线路,早已超负荷运营。有关资料显示:沿这一线路南下深圳北站出口的货物超过400万吨,而九广铁路只能承接228万吨。九广铁路目前有五个货场,但场地过于狭小,车位不足,承受能力极受限制。因此,广深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以后,九广铁路不能接驳。1993年4 月,港府推出建设西部走廊新铁路的计划,但要到2001年才能完成,据估计,新铁路的货运能力充其量不超过1千万吨, 而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投入运营之后,近期货运量可达3千万吨,远期则可达6千万吨〔3 〕,半数出口,大都与香港有关。另据业内人士估计,到1998年香港全部码头将饱和。显然,货运过于集中香港,不符合商业利益。满则溢,过犹不及,实际上不利于回归香港的稳定繁荣。 其实,从比较成本和比较利益考虑,京九铁路的货运南下到达粤东的龙川之后,虽可按原设计意图西走深圳从香港出口,但更可超过原设计意图东走汕头特区出口。其好处是极为明显的:(1 )发挥分流作用,减轻九广、广深、京广三铁路货运和香港海运贸易的压力,把超过上述三铁路和香港的那部分运输业务进行合理分流;(2 )可以降低运输成本,龙川以北和粤东、闽西南甚至赣东北等地区的进出口货物,走汕头特区,其运输成本较走香港为低,这是显而易见的。这样京九和广梅汕接轨自然而然地形成从北京经九江直下汕头的全新的商业性铁路〔4〕,这一铁路穿过东中部交界的大片处女地和汕头港形成新的纵贯大江南北的铁/海运输大通道。 汕头港是一个在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商港。1989年2 月被交通部确定为全国18个枢纽港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经过综合整治,目前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其中3.5万吨1个。 正在兴建的有香港和黄集团投资的2个2.5万吨集装箱码头, 可望今年底建成, 届时年处理能力将达40—50万个标准箱。汕头一方面整治老港,建深水码头,另一方面开发建设外港。作为外港之二的南澳,已规划第一期建烟墩湾中型深水港区,该港区距国际主航道仅7海里。这样,在韩江口附近, 汕头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港口群,准备承接从北京南下的货运。 上述说明,京九铁路与广梅汕铁路接轨,实际上已使汕头从粤东门户转变为大陆门户。 二、回归后的香港与汕头经贸关系的整合 京九铁路和广梅汕铁路的接轨,不仅造就了汕头作为大陆门户的战略地位,而且为回归后的香港和汕头进行经贸整合创造了前提。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香港已成功地从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贸易、航运、金融、信息成为香港服务业的四大支柱产业,回归后的香港与汕头的经贸整事可以贸易航运业作为切入点: 1.香港的海运贸易一直非常发达,经过70年代经济多元化时期,香港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80年代更进一步发展成为世界集装箱航运中心。而汕头这个百载商埠,一直发展着以香港为转口港的中转海运贸易。今年底汕头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将建成,汕—港的海运贸易必然要升华,这将有利于香港作为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汕头现代化港口的发展。 2.据现有资料,回归后香港的港口、铁路的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大陆经济发展的步伐,一部分货运量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可能外流高雄或新加坡,更可能内流。应该促成内流。内流有两个走向,一是通过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实行功能分流,一是通过与汕头港实行功能分流。可以肯定,与珠江三角洲或京广沿线地区有关的货运必然要向珠江口的港口群分流,同样可以肯定,与龙川以北的京九沿线地区和粤赣闽三边地区有关的货运必然要向汕头港分流。一方过剩,一方不足,这也是一种优势互补。 3.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发展中,两地已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重商轻工〔5〕,这是汕—港实行贸易航运整合的文化基础。 就汕头来说,要实行贸易航运的整合,还必须做一系列的工作: 1.目前汕头港及其外港的深水港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集装箱码头建成后,整个港口的吞吐能力、集装箱处理能力都有较大提高。建好码头等船来,虽是国际通行做法,但从汕—港贸易航运的整合着眼,必须更开放些,可考虑通过立法,吸引香港等地的船东前来登记,同时着手建立自己的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