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粤港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主体和方式;深化粤港产业合作的内在要求与外在压力;产业合作的深化与“前店后厂”模式的更新。 [关键词]粤港产业合作、“前店后厂”、发展与深化 粤港产业合作是建立在生产要素的互补基础上的,以香港制造业北移为主要内容的跨地域分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粤港产业合作形成了自己的主体和特色,也正面临新问题。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将产业合作深化下去,对粤港双方“九七”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1.粤港产业合作发展的基础、主体和方式 1.1 粤港发展产业合作的基础 粤港的产业合作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其基础是两地之间生产力诸要素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关系。而两地在地理、历史和其它要素禀赋的差异以及技术发展阶段的不同,是实现互补的前提。其中因技术发展阶段差异,国际产业阶梯位置的差异而引起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经济资源的不同,又是决定粤港经济产业合作形式的重要因素。 粤港两地在50年代前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彼此合作着重于自然条件的互补,而在70年代末彼此因广东的开放而进行大规模新合作时,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已相当大了。香港由于积极参予国际分工,成功实现了工业化,发展成国际性的制造、航运、金融、旅游中心,它在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源的积累上已远胜于广东。广东由于受封闭政策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约束,生产力发展处于较低水平,75%的社会劳力仍集中在农业部门。1980年,香港的本地国民生产总值为275亿美元,人均5472美元,分别是广东的3.2倍和32倍。由于这种差异,在合作中香港处于投资者角色,成为生产技术、设备的转移者,广东则成为接受者。香港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广东廉价劳力、土地的互补,成了产业合作的推动力。 1.2 粤港产业合作的主体 粤港产业合作是由香港工业北移为直接引擎的,因此,产业合作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尤其是香港原已形成优势的轻型出口加工工业。从广东的统计来看,香港在广东的投资第二产业占大部分。以1991年至1995年为例,三资企业项目数第一产业占2.4%,第二产业占81.6%,第三产业占16%。从实际利用外资数看,比例分别为0.72%、73.1%和26.18%。三资企业又主要集中在轻型加工业,如纺织、服装、电子、家用电器、钟表及玩具等行业,而三来一补企业几乎是轻工加工。这类企业具有所需资金少、周期短、收益快的特点,以劳密型为主,在国际市场上依靠成本竞争。 轻型加工业利用了香港已有的基础和条件,又获得广东廉价劳力的补充支持,因而迅速扩展。 进入90年代后,主体产业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合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1.3 粤港产业合作的典型模式 70年代以来的粤港产业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所谓“前店后厂”源出于一种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在手工作坊为主的小生产中,由于生产规模较小,业主往往将其临街的房间作铺面,里间则为加工作坊,集生产与购销与一身,是为“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这种“前店后厂”的店坊在解放前的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较为常见。由于港澳工业北移后,生产和制造的部分在广东,而接单、原材料采购、产品开发、品质管理、市场推广、销售等部分仍留在港澳。广东是厂,港澳是店;港澳在前,广东在后,彼此紧密合作,因而被形象的称为“前店后厂”。 “前店后厂”是由粤港产业合作中的外向性所决定的。香港本地市场窄小,制成品绝大部分是外销海外市场。生产商大都采取OEM方式生产,即承接海外客商订单进行加工生产。生产线北移以后,这种性质并没有改变。而广东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致力于建立外向型经济,企业产品进入海外市场不断增长。合作两方共同面向国际市场,则必定香港在前,广东在后;香港为店,广东为厂。 “前店后厂”方式发展和巩固的基础,在于资源要素互补。香港具有世界良港,有几十年开拓海外市场的经验、丰富的商情、稳定的客户、还有作为自由港的众多优势,而劳工工资高、地价房租高的劣势,因而宜“店”不宜“厂”;而广东因长期相对处于封闭状态,基础设施差,信息不灵,国际销售渠道不畅,但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便宜的优势,因而宜“厂”不宜“店”。双方资源要素的这种差异性,在合作一开始,要素资源可以跨地域限制的时候,重新组合的结果,一个自然会朝“店”转化,一个则朝“厂”转化。这是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合理的区域分工选择。但作为一种合作方式,它所承载的内容目前仍是比较低层次的,受主体合作产业内涵的约束,厂店生产和进出的产品以劳密型为主。同时简单的分工方式已不能完全复盖日益多样化的内容。 1.4 粤港产业合作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在工业北移和“前店后厂”分工的影响下,香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几个明显变化:一是制造业就业人数和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1980年制造业雇员占整个就业人口的46%,产值占23.8%,而到1994年制造业就业人数只占18.9%,产值只占9.3%;二是服务业急剧扩张,成为香港经济的主体。1984年至1994年的10年间,服务业平均每年以17.2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本地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1994年服务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例为83%,占本地就业人口的71.4%;转口贸易、金融及商用服务高度发达;三是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调整,资本密集程度增加,生产率提高。人均资本产出率1980年为37.5%,1991年40.1%,显示有一定的朝高品质、高附加值方向发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