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经济合作关系日益密切,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粤港的经济合作如同香港与内地其他地区的关系一样,发展为一个国家主权内部,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两个不同地区的关系。只不过因为地缘、人缘关系,粤港经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这种不同的社会制度的两个不同地区的关系,可以得到同一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使两地经济合作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发展,粤港两地经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与融合;两地合作中需要政府之间协调的重大问题能够顺利进行,消除了过去英国管制香港时期两地协调发展的障碍,使合作可以顺利和有效地进行。在上述前提下,香港回归使粤港两地经济合作出现一些新情况、新走势。 一、粤港在经贸合作上向新领域、新形式发展。例如广东的企业集团可与香港中资企业合作开拓跨国经营和探索新路子。’97前后,香港中资企业运用商品经营与资产经营相结合方式,利用香港资本市场,使自己的实力迅速壮大起来。香港不少中资企业在近几年致力于企业化、多元化、集团化和国际化建设上卓有成效,已经成为名实相符的企业集团。通过对境内外,特别是对内地有前途的企业,用收购、兼并方式纳入自己范围内整顿、经营,待经营成熟、壮大后,选择好时机,分拆上市,再壮大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集团自己在境内外已建立起各种生产基地、金融机构、运输公司、销售渠道及国外分销中心,形成生产、运输、销售、融资一条龙发展。这样的企业集团跨出海外,进行跨国经营,就踏实得多。内地大企业集团及有实力的专业外贸公司可以与之合作发展跨国经营或学习它们进行海外经营之道。 香港中资企业在内地进行收购、兼并、分拆上市等业务,可以帮助内地企业明晰产权、重组企业、改善经营,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可以带动国企改革。 二、当前,香港和广东(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都处在升级换代的转型期,粤港合作发展制造业的瓶颈,已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的硬件)为主转向有关政策、市场、技术和人力资源诸因素(投资环境的软件)为主上。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政策调整是无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国民待遇的过程中,会修订许多80年代制定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商对政策风险的预期。广东是内地吸引外资最多的省份,因此受这方面的影响也较其他地区大。市场方面,“广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技术工人、管理人才、熟练工人缺乏,外来人员、本地人员和香港投资者、管理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复杂,内地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待进一步挖掘。粤港两地科技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科技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尚未较好发挥。上述情况表明,粤港合作发展制造业的困难主要存在于软件方面,硬件目前退居相对次要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软件因素的完善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比硬件的改善难度更大、时间更长、工作更细。当前,广东大部分地区普遍仍把政府的工作重点和主要资源集中于搞硬件的完善,往往忽视或无法进行软件的配套改善。如果不及时处理好这个问题,粤港制造业今后的发展无疑将受到阻碍。因此,目前广东要花大力气在政策、人力资源、科技和市场四个方面下足功夫,才能够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制造业走上升级转型继续发展之路。 三、要以贯彻“一国两制”的高度来确保香港独立关税区的职能。回归后,香港仍实行自由港政策,保留独立关税区的地位,继续保留在世界贸易组织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经贸组织的单独缔约成员身份开展工作与活动,内地任何系统与机构都不应干预、削弱它的作用,这是关系到香港经济能否独立发展的重大问题,亦关系到如何发挥香港作为内地对外经济的桥梁作用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内地报刊书籍在理论和文字表述上,恐怕也要策略一些,尽可能不要混淆独立关税区与经济特区、内地的区别,以免影响香港在国际上独立关税区的形象和职能。 四、香港回归后,粤港间的科技合作将加快发展,但同时要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需两地政府、科技界、工商界、教育界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由于香港政府历来甚少投资于科技,科技经费开支仅仅占香港GDP总值的0.58%,远较欧美发达国家和韩国、新加坡、台湾低。而港府的财政政策历来把“量入为出”、“谨慎理财”作为金科玉律,实行的是“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因此被誉为是世界上经济最自由的地区,港府的各级官员绝大多数均接受、认同这种管理理念。设想短期内特区政府从根本上改变科技投入,大力投资科技事业,可能性极小。而且高科技属于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两地政府要十分谨慎地选择适合两地情况、具有广阔前途的行业,然后再加以有力的扶持。这样通过政府担当起“开路先锋”的作用与市场力量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为粤港今后的全面合作注入科技动力。 五、香港回归后,粤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将迅速大量地增加,实现香港向内地的“第二次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是指制造业大规模内迁)。香港是个典型的服务型经济,第三产业占GDP总值的八成以上,目前由于香港本地的经营成本太高,许多需要大量人力、空间和资源的服务业,同制造业一样,难于在本地继续生存和发展,要向外迁移,其中大部分将迁入与香港毗邻的广东省内,深圳和广州将是最集中的地区。从而形成香港为中心,广东各地为扩散点和支持基地的服务业合作经营方式。特别是在金融、信息、商贸、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分工协作体系,将进一步细分和完善。 总体来看,香港回归后粤港经济合作前景是机遇与困难并存,但是两地合作将在统一的中央政府领导下,不断地克服困难,在新形势下,以新的发展形态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