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创新与转型:深圳创客空间调查

作者简介:
谢莹(1988-),女,湖北襄阳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地理与产业生态学,北京 100871;童昕(1975-),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业地理与产业生态学,北京 100871;蔡一帆(1988-),女,浙江嘉兴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地理与产业生态学,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内容提要:

创客(Maker)是近年来基于开源软硬件发展而兴起的新型制造业创新模式。实地考察了深圳“创客圈”,详细描述了深圳“创客圈”的演变历程、主要活动空间的分工及联系,并论述了深圳创客空间与全球生产链及本地生产系统之间的联系机制。研究发现,创客模式将在知识分享、生产组织方式转型和人力资本优化3个方面对珠三角制造业升级产生积极影响,地方产业政策需要从优化创客模式的机制入手,改变传统产业扶持政策,实现基于创新的增长方式转型。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凭借特区政策优势,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地理区位条件,在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带动作用。然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有学者预见了珠三角制造、香港出口这种“前店后厂”生产模式的局限性[1]。如果维持对外部市场需求、外来投资和外来劳动力的依赖,缺乏本地创新能力的培育,则这一地区有可能随着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而在全球竞争中走向衰退[2-3]。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进一步指出,这种危机是资本主义空间修复(Spatial fix)的一部分[4-6],是核心区域将资本积累的危机和由此带来的衰退转嫁给边缘地区的内在逻辑。不过,针对中国创新性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内地市场和本土创新环境的发展对这种逻辑的普遍性提出了挑战[7]。尽管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8-10],但也有研究发现珠三角企业间联系紧密,研发以市场导向型为主,地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的形成得益于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支持,对这一地区有效应对危机具有积极意义[11]。地方生产系统的本地联系及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对地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积累和升级转型路径具有重要影响[7]。

      在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地方产业升级具体表现为工艺升级、产品升级、价值链和功能升级[12-14]。在激进创新的情况下,地方产业结构可以出现生产模式的剧烈转型,彻底重塑生产活动的价值链分配和功能配置。珠江三角洲以往的产业升级主要是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在原有价值链体系下寻求产品和工艺升级。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为典型,利用低廉的劳动力、土地成本等优势,通过区域性的产能替代,实现工艺和产品从低技术加工向复杂产品加工的升级转型。然而,在全球市场扩张阶段,地方生产者缺少有效的激励来改变低劳动附加值、以规模取胜的生产模式。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地价上升、劳动力供给紧缩,用工成本全面提升,迫使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缩减生产规模,提高生产灵活性,力图从基于成本的竞争转向基于创新能力的竞争[7]。

      在这样的背景下,3D打印、开源软硬件、独立创造等具有鲜明创新特色的创客运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5,16]。创客运动被看作预示着基于一系列新兴技术的生产模式的革命性变化[17,18]。而深圳的创客圈子恰好在全球创客运动中处于非常独特的位置,作为全球创客硬件采购的枢纽,联系着世界各地的创客社区与珠三角庞大的出口加工基地,提供各种规模的新产品定制加工,也成为国际创业活动的热点地区。深入考察深圳创客圈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对于理解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升级转型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1.1 创客运动起源

      创客(maker)即利用开源软硬件、桌面3D打印机和互联网分享与交流创意,并自己动手将创意转变为硬件。创客的活动空间包括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互联网为全球创客提供了一个高效、跨越地理阻隔的知识交流平台;而线下的“创客”实体空间为设计加工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基本设备和硬件共享,以及相关人员面对面的交流空间。创客空间的发展脱胎于硬件领域的DIY(Do It Yourself)运动,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一些技术精英社区,他们以亲手制作硬件、突破技术挑战为乐。此后一段时期,全球创客空间的数量增长有限,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发烧友群体中间,至2008年世界范围内不足200个。但是,2009年全球的创客空间数目突然急剧增长到500多个,并持续高速增长。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创客空间已有1000多个,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欧洲和美国各占40%[19]。

      创客群体的发展与壮大得益于两个关键事件:①Arduino这一开源电子原型平台的出现,降低了普通人进行硬件设计的技术门槛;②3D打印技术的推广,大大降低了小批量加工设计原型的成本。

      1.1.1 DIY创作工具——开源软硬件平台

      开源软硬件是指开发者开放软件源代码、电路原理图、材料清单、设计图等受到知识产权法保护的设计内容,供使用者免费拷贝、学习和开发利用。通过提供开源许可协议,开发者以外的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的设计作品进行修改、组合和生产,从而更加便利了开发者之间的知识和技术分享。早期DIY社区的技术分享并没有建立明晰的许可协议制度,随着开源硬件在市场化生产和销售中日渐普遍,相关知识产权纠纷逐渐引起关注,由此创客圈子把软件惯用的GPL、CC等协议规范带到硬件分享领域。开源软硬件对开发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有一定的好处,对开发者来说,开源有助于其设计思路被更多的使用者采纳,有可能变成事实的技术标准,而且其他开发者可以对改善原有设计作出贡献,从而加速产品的发展成熟。对使用者来说,使用开源软硬件可以降低初始开发成本,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提升,为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进一步创新的有利条件。

      在各种DIY设计工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5年意大利设计教师Massimo Banzi和David Cuartielles等为了帮助学生开展硬件设计学习而开发的Arduino系统。它使用了Atmel AVR单片机,采用基于开放源代码的软硬件平台,构建于开放源代码simple I/O接口板,并且具有使用类似Java、C语言的Processing/Wiring开发环境。Arduino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与软件进行交互。通过Arduino语言能够设计线路板控制多种电子元件,如开关、传感器、LED、步进马达等。由于开发环境基于开放源代码,使用者可以免费下载使用,并创造性地开发出极具个性的互动作品,因此自诞生以来,大量以它为基础的项目和社区蓬勃发展,Arduino的需求增长迅速,全球出货量超过30万套,与之兼容的产品则更多[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