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国家创新体系及其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崔新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81;郭子枫,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常燕,国网能源研究院,北京 102209

原文出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内容提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开放性越来越重要。文章以开放式NIS为主线展开研究。首先,文章梳理了开放式NIS理论的基础与发展,主要源于NIS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开放式NIS理论,其发展历经三个时期。其次,分析了开放式NIS的类型与构成要素,类型不同则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的发展状态。再次,通过归纳分析开放式NIS的衡量与测度,形成以NIS创新能力与NIS开放性构建二维测度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最后,分析从传统的NIS到开放式NIS潜在发展路径及其一般演化规律,提出中国开放式NIS发展路径及其政策建议。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NIS)的开放性越来越重要。一国NIS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及其全球影响力,科技资源配置全球化趋势中开放式NIS建设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当今,全世界科技经济领域的联系和互动越来越频繁,资本、产品、专利、国际期刊及技术服务与贸易等元素都在不断突破各国NIS之间的篱笆,推动开放式NIS发展,各国创新的外部性也在促进各国NIS效率提高。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开放地学习与借鉴,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全球技术、知识、人才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其科技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和构建开放式NIS已成为各国提高其经济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2013),NIS的建设位于其中关键地位,通过NIS建设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再创新能力。此前,《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明确NIS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了加快NIS的建设,2012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推进NIS的建设。基于全球化视野,外资研发中心与中国海外研发中心快速增加,双向的跨国研发交流不仅从微观层面有效地提高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且从宏观层面正在有力地推动中国NIS向开放式NIS的发展。相关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现实发展迫切需求相比仍显滞后,因而梳理和探索开放式NIS及其发展路径有重大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二、开放式NIS理论的基础与发展

      开放式NIS理论的形成主要源于NIS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广义上讲,NIS理论涵盖宏观层面NIS、中观层面产业创新体系(IIS)和区域创新体系(RIS)、微观层面公司创新体系(CIS);狭义上讲,则是指宏观层面NIS。开放式创新理论起源于微观层面企业创新理论。两者思想融合,逐步形成开放式NIS理论,适用于广义NIS概念。

      NIS概念通常被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但是其理论基石是由李斯特(List)的“国家体系学说”和熊彼特(Schumpeter)的“创新学说”共同构筑。早在1841年,李斯特针对落后国家经济发展和策略选择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国家体系”(National System)学说;熊彼特(Schumpeter,1912)则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丹麦经济学家伦德瓦尔(Lundvall,1985)是首次使用“国家创新体系”(NIS)这一概念的学者,1987年弗里曼对这一概念予以阐述,他认为NIS是一种网络组织,这种网络组织由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两个部门所构成,通过这两个部门的互动实现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弗尔曼、波特和斯特恩(Furman,Porter & Stern,2002)在国家竞争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NIS的概念模型(简称FP&S模型);胡玫驰和马修斯(Hu & Mathews,2005)的研究又进一步扩展和细化了FP&S模型。伦德瓦尔主要从微观层面研究一国创新主体之间是如何实现创新绩效提升的,弗里曼等学者则主要从宏观视角研究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绩效和竞争力的关系,这些研究成果揭示出了NIS的本质内核。

      20世纪80年代后,与封闭式创新模式相比,开放式创新逐渐成为企业通用的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延续了合作创新的学术理路,应用技术转移的研究方法,认为开放度与合作创新度存在某些重叠寓意。尼尔森和温特(Nelson & Winter,1982)认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得益于外部新技术的影响,蒂斯(Teece,1986)认为创新的成功与否与互补性资产的有效利用有关,科恩和列文托(Cohen & Levinthal,1990)的研究认为创新成功的核心要素是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罗斯维尔(Rothwell,1994)认为创新的产生是多种影响因素交互产生的,因此,外部因素的引入对创新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术界首次将关注点聚焦于企业外部及其互动。切萨布鲁夫(Chesbrough,2003)系统性研究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指出开放式创新是指通过知识或技术的流入和流出促使企业创新的产生,当企业有提升技术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两种渠道获取。切萨布鲁夫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此后开放式创新的研究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Gassmann,2006):一是创新全球化的发展;二是以利用外部资源为核心的研发外包的出现;三是通过整合供应商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四是充分调动用户的积极性参与到创新环节;五是通过外部商业化促使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开放式创新是企业通过有意识的活动,整合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形成开放市场的机会。其具有开放的环境、开放的主体、开放的资源和开放的创意四个重要特征(West & Gallagher,2006)。

      开放式NIS最初起步于NIS全球化或NIS国际化的研究。波特(Porter,1990)首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了NIS,提出NIS的运转不仅受到国内创新主体的影响,而且势必受到国家间相互作用的影响,通过内外两种作用机制的互相影响促进NIS的开放性。邓宁(Dunning,1994)认为跨国研发中心对东道国NIS存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尼尔斯(Niosi,1994)和贝隆(Bellon,1996)认为全球创新网络是以NIS为基础构建的,虽然各国的国家类型和开放程度都具有较大差异,但是通过技术扩散转移和知识溢出等可以实现创新的发展。阿尔基布吉(Archibugi,1997)和梅林(Michie,1997)的研究认为全球化的发展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全球创新的互动不会因此削弱国家的地位,相反从某种程度上使国家变得更加重要。弗兰斯曼(Fransman,2002)从日本NIS及其国际化程度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指标。帕特洛(Patel,1991)、帕维特(Pavitt,1999)和维嘉(Vega,2001、2002)长期研究了NIS及企业创新国际化问题,发现本国NIS比其他国家NIS对企业影响更大;与其他领域国际化相比,创新国际化明显滞后。凯森(Carlsson,2003)针对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研究主要聚焦于企业层面创新体系国际化。OECD(2008)将开放式创新引入全球视野,同时把开放式创新从企业层面引申到产业及国家层面,探讨不同层面、不同边界的开放式创新的作用机制。芬兰科技政策委员会(2002)从知识创新方面研究NIS国际化的必要性,认为各国NIS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从横向上进行整体的互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