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

作者简介:
管敬绪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芜湖,241000

原文出处:
安徽师大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摘要 香港有一个金融业占主导、第三产业占首要比重、具有“内协调、外适应”功能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系统,自由开放国际化是它的灵魂,对外贸易是它的引擎,东方化是它的色彩,波浪式腾飞是它的表象。形成这些特征在宏观上要完成人与城市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在微观上要有人与制度的适应配套。而我国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会更有利于香港经济特征的保持,并进一步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 香港经济 经济发展 经济特征 自由开放 对外贸易波浪式腾飞 东方化

      中图法分类号 F126.9

      在举世瞩目的1997年,香港的主权将回归中国。

      香港是国际经济社会中一颗璀璨的“东方之珠”,弹丸之地却是金融、贸易、轻工制造、旅游、航运、信息等多个国际中心。昔日荒凉无闻的小渔村今日已成为亚洲“四小龙”〔1〕之一和经济大都市。

      香港真正的经济起飞是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的。香港同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依靠自身特殊素质,利用内外部各种有利因素和条件,创造了具有香港特色的“经济奇迹”。

      一、自由、开放和国际化的经济模式

      这是香港经济的本质所在。现在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开放的自由港。香港(包括九龙和新界)是我国珠江口沿海的一个面积仅1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岛及其周边地区,土地资源极其贫乏,而矿产资源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人口仅600万左右〔2〕。如此一个内部市场狭小的环境必然造成其对外的依赖性,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是:实行比别人更自由、更开放的经济政策,吸引资金、技术、设备、人才,大力发展外贸以共同开发这一地区,于是很自然地形成了香港的外向型、国际化的经济特征。这里我们十分强调外贸在这一经济模式中的支柱作用:以外贸带动加工工业及其他行业的发展,而加工工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外贸的增长。在这一良性循环中,自由、开放和国际化起了巨大的经济杠杆的作用。以外贸输入工业原料制成产品,再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这样香港经济必然深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经济国际化程度亦大大提高。自由、开放使香港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机能的余地,被誉为“自由经济的圭臬”。在香港,商品、黄金、外汇、人员等生产要素和产品自由进出,企业经营自由,同等对待内外地资本。60年代末以后,香港充分发挥船小掉头快的灵活优势,大力发展外贸,紧密地把自己的发展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系起来,其势头咄咄逼人。1938年香港进出口总额12.899亿港元,1958年为75.83亿港元,1967年为192.30亿港元,1979年为1617.71亿港元,1989年为11332.91亿港元,每隔上十年就增长了几倍,经济多元化、国际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各行业提供的国际性服务愈来愈多,国际资本也愈来愈重视对香港的投资,多国多方资本云集香港,据统计,至1995年,香港持牌银行共186家,是世界第3个国际银行最多的金融中心,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已有85家在港设立分支机构。截至1995年6月底,在港设有办事处的外国公司近4200家,1995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香港的金额达500多亿美元〔3〕。这些数字大致可以反映香港资本的国际化程度。这种国际化程度在各行各业都有表现。以香港经济的“寒暑表”——房地产业为例:除英资、华资之外,东南亚资本如黄廷芳集团等投资颇为活跃;澳、日资本也以强劲势头入港,日资在1986年至1988年注资约90亿港元,在投资香港地产的亚洲各国和地区中占首位;台湾资本1987年投资房地产约10亿港元,1989年头五个月内即投资15亿港元〔4〕。

      我们在强调自由、开放、国际化是香港经济重要特征的同时,还应强调自由开放不仅适合香港的特点和需要,而且也符合资本的本性和外向型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由开放是香港经济的灵魂,以自由开放引来外资与设备,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国际化,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功之路。中国政府充分洞悉了这点: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和1990年4 月通过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完全确认了自由开放这一原则,有力地维护了香港的经济利益和经济优势。

      二、波浪式经济腾飞

      1988年香港地区外贸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1993年外贸总值高达21188亿港元,超过中国内地、印度、印尼等;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钻石贸易中心、亚洲最大的贸易转口站、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第四大国际银团贷款地、亚洲保险业中心、国际外汇市场在远东的交易站、世界第七大港、十大国际航空中心之一……这些足以说明香港经济发展势头的强劲。20世纪60年代末香港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12%〔5〕, 即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1993年,其经济仍“估计增幅为5 %〔6〕”,香港成为二战以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1947~1987 年间,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加了10倍(按当时价统计, 1947 年约1000港元,1987年则为65785港元)〔7〕,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3 236港元,名列世界第8位,亚洲第2位(仅次于日本), 赶上许多发达国家,位居战后新兴工业经济实体的首位。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以外贸为引擎的香港经济一方面有着高度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又具有严重对外依赖的特征,这就使香港经济深受国际市场、中国内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外界的风吹草动,都会给香港经济带来波动或转折,但是香港本身具有优越条件,加上港人的睿智、灵活,因此每遇波动,香港经济总是能够从困境中走出并以强劲的势头前进,于是便产生了下面的特殊现象:经济呈波浪式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四五十年来)。一方面,外界因素可能导致香港经济的停滞甚至是萎缩;但另一方面,这种因素又可以为其经济从简单到复杂、从转口贸易的单一化到制造业、金融业、外贸甚至旅游、房地产业等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契机。尽管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会对香港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但香港以中国内地为腹地,原料进口更依赖中国内地,因此,尽管它处于港英当局的统治之下〔8〕,但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经济角度讲, 中国内地对其有更大影响。以1950年因朝鲜战争而导致的对华禁运为例,当港英当局切断与中国内地的贸易往来后,香港在战后刚刚恢复和发展起来的转口贸易锐减:1952年香港外贸总值仅66.78亿港元, 比上年减少26.25亿港元,几乎减少1/3;1954年又降至58.52亿港元, 仅为1951年93.03亿港元的63%。但香港人善于把握时机,很快走出困境, 迈上工业化道路,从1955年开始,外贸总值回升,1960年达98.01亿港元,超过战后最高水平的1951年,国民生产总值也在1954年超过历史最高年份1950年的31.50亿港元。 《香港概论》在评述香港经济时说:“香港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步登天的”,“它在战后40多年来跳跃了三道险滩,每道险滩都曾出现剧烈的经济波动,仿佛已到了山穷水尽之地;但是在过滩以后却又柳暗花明。〔9 〕”文中将战后香港经济的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即战后复元阶段和转口贸易恢复阶段(1946~1952)、工业化阶段(1952~1970)、从工业化走向经济多元化阶段(1977~1981)、从经济多元化走向经济转型的阶段(1982年至今),我们仔细观察香港经济发展就会发现,这其中总是会受到某种较大因素的影响造成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然后又峰回路转,寻找到出路而腾飞发展,这就使香港经济发展形成了波浪式状况。我们在分析每个阶段经济发展状况时会发现它也是波浪式的,而每一个行业的发展亦几乎都有相同的状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