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深圳经济特区优势,辐射、带动京九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厉有为 中共深圳市委书记

原文出处:
特区经济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京九铁路沿线地区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带之一。京九铁路开通运营,对缓解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完善路网布局,充分发挥运输综合效益,适应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和加快沿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维护港澳地区稳定和繁荣,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圳要借助京九铁路沿线区域快速发展的契机,加快第二次创业步伐,力争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一、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从1980年到1995年的16年间,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5.5%,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6.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递增4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41.8%,外贸出口总额年均递增53.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递增50%。从企业的发展来看,市属国有企业的总资产由1.61亿元增加到1195.7亿元,国有净资产由0.61亿元增加到266亿元,实现利润由0.15亿元增加到59.3亿元。 在创造和保持“深圳速度”的同时,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深圳效益”。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1995年我市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额在全国各省市列第23位,实现利润居第四位,五项主要效益指标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总资产报酬率为7.2%(全国平均3.7%),净资产利润率为12.9%(全国平均3.7%),资本收益率为21.5%(全国平均3.9%),销售利润率为9.8%(全国平均2.0%),获利倍数为2.17(全国平均1.31)。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7:49.3:49.0,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达28.7%,工业产品销售率97.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4, 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5.17万元/人。

      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再次亲临深圳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 极大地推动了深圳特区的改革和发展。小平同志视察后的五年,是深圳发展得最快、最好的时期,主要经济指标大都翻了两番多。1996年,我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0亿元,为1991年236.66亿元的3.23倍,年均递增26.4%;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1062亿元,为1991年288.8亿元的3.68倍,年均递增2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2.27亿元,为1991年91.94亿元的3.7倍,年均递增30.1%;外贸出口总额212 亿美元,为1-991年的2.6倍,年均递增21.1%;实际利用外资24.22亿美元, 为1991年5.8亿美元的4.17倍,年均递增33.1%;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31.5亿元,按同口径比较,为1991年27.3亿元的6.18倍,年均递增43.9%。目前,我市国内生产总值居于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外贸出口总额已连续第四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

      建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用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世界上其他城市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初步形成了现代化城市的规模和格局,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环保等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至1996年底,城市建成面积299.5平方公里(其中特区101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328万吨,发电装机容量387.8万千瓦,电话装机容量140多万门, 是我国第五个电话装机容量超百万门的城市,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也日益配套。

      作为我国目前唯一拥有陆、海、空口岸的城市,深圳已建成国家一类口岸13个。1996年,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员6321万人次,约占全国的50%;入出境车辆853万辆次,约占全国的70%。 深圳机场1996年旅客吞吐量434.6万人次,居全国空港第四位。由东西部8个港区组成的深圳港已成为全国八大港口之一,1996年集装箱吞吐量58.9万标箱,由国内港口第七位跃居第四位。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我国纵贯南北的两条交通大动脉在深圳汇接,深圳作为交通运输枢纽和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重要通道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坚持探索和试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我们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概括地说,就是努力建立和完善十个体系:1、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2、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新体系;3、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4、包括各种生产资料、生产要素以及企业产权在内的市场体系;5、 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6、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7、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相互依存和融合的所有制体系;8、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两个低于”的企业自主分配体系;9、以宏观、间接管理为主, 面向全社会的政府管理和调控体系;10、适应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法规体系,从而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企业改革这个中心环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使之相互配套、互相促进,推动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特区发展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创新优势的转变。

      在开展企业改革的同时,我们还进行了住房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口岸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金融财税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推动了我市第二次创业的步伐,保证了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