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产业结构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前向与后向辐射能力,一国(或地区)制造业的发展沿变,将对该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乃至整体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在香港回归这个历史时刻,加强深港制造业的合作,促进两地制造业的共同繁荣,便成为深港两地共同关心的问题。 早在80年代初期,深港两地就建立起了一种较稳定的互补式分工格局。据香港工业署的调查,香港16类制造业的2000多家厂商中,有大约25%在内地设厂,而深圳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它优惠条件,便成为香港制造业北移的首选之地。从深圳方面看,1995年深圳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626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其中80 %以上为港资企业,而这些港资企业又大多是加工型的制造业。 总之,十几年来深港两地制造业的密切合作,对两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港合作创造了深港两地辉煌的过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今天,深港两地的制造业再度面临严峻挑战。 就深圳方面而言,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最近几年深圳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已大幅增加,这使深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大幅削弱,从而使深港制造业的“前店后厂”式的合作方式受到严峻挑战。第二,随着全国范围的全方位开放,深圳原有的政策优惠逐步消失,这使深圳制造业在吸引外资、产品出口等方面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第三,迄今为止,深圳的制造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尽管存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但这些企业大多数均停留在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组装方面,真正的技术含量与增加值不高。此外本地制造业在技术研究、开发、改造等方面力量也十分薄弱,这必将极大地阻碍本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与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就香港方面而言,同样也存在着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圳与珠江三角洲等地劳动成本的提高,增加了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使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减弱。与此同时,东盟等国的崛起,使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第二,80年代香港制造业的北移,虽然为当时的香港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但是,制造业的大量内迁,也舒缓了香港提高技术水平的迫切性和压力,加之香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特征和香港政府的不干预政策,使香港制造业在近10年来仍停留在主要以依靠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短期竞争力的阶段,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使香港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减弱。 面对各种挑战,深港双方必须加强合作,才能再创两地制造业的辉煌。 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今天深港两地制造业的合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需要有新的发展。 在形式上,仅靠原有的“前店后厂”式的合作方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因此,深港两地应在继续巩固原有这种合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更多的合作模式。深圳应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在保留一部分尚有优势的“后厂”功能外,还应该利用自己在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贸易渠道等,协助香港承担一部分“前店”功能。通过这种合作,深圳不仅可以分流香港的一部分过重的压力,使香港腾出一定的空间来发展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香港的产业结构,同时可以加强深圳本身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深圳的服务业,改善深圳的产业结构。同时,深圳可利用自己既熟悉内地又熟悉香港的特殊的优势,或在香港与内地之间牵线搭桥,或与香港一起以合资、合作等形式共同承担“前店”的功能,从而促进香港、深圳与内地的共同繁荣。 在内容上,深港制造业的合作应改变原有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格局,不断提高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特别要加强两地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合作。香港科技人才、科技基础研究等十分薄弱,但在技术应用开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则占有很大优势。而内地则恰恰相反。因此,如果香港与内地之间进行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合作,则可优势互补,对两者都十分有利。但由于地理位置、两地人口流动不便(主要是内地到香港的严格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给两者的合作带来了困难。而深圳由于其毗邻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可在两者之间承担桥梁作用,把内地的人才、技术与香港的市场能力、管理才能等结合起来,集中到深圳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再把产品通过香港等地出口世界市场,则一方面可提升深港两地的制造业水平,促进两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另一方面还可提高香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而这种合作,对双方的长远发展都将十分有益。 此外,在深港制造业合作中,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双方政府间的协调,引导双方在合作中减少短期行为,使合作符合双方长期发展的方向。同时要把制造业的合作与能源工业、交通、口岸、服务业等方面的合作联系起来,力求在合作中改善深港双方的产业结构,促进双方整体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两地的制造业才能在良好的大环境下,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