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中国因素”一直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内地已经成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稳定的强大支持者。香港回归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势头,必将给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香港将成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心 70年代以前,香港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在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装配工业中,香港成为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7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加速,香港及时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的第二步目标——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正好给香港广大的加工业向内地尤其是广东地区的转移提供了条件。香港工业界如何在实现了加工业的转移后,发挥香港与国际产业界广泛联系的优势,使香港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将是香港经济结构调整中必须解决的又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近来两地实业界提出的“三点一线”战略,将为实现香港经济结构调整作出切实的贡献。 两地专家学者提出的“内地—深港—国际”的“三点一线”开放战略,就是以香港为桥梁,以深圳为基地,把内地的科技、生产、人力优势通过深圳特区得到充分的发挥,再转移到香港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战略。 根据这个战略,由香港与深圳以及珠江三角洲连接而成的新经济区,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同香港在经济上融合起来,形成我国华南地区的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生长群。这样,将使香港从昔日亚太地区的出口导向型的加工装配中心,发展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的高科技发展中心和高科技产业中心,并成为中国产业与世界产业结构联系的枢纽和桥梁。 香港将成为“服务业的服务中心” 90年代的香港已转变为以服务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但是昂贵的土地成本成为制约服务产业成长的主要矛盾,香港又一次面临产业外溢与扩散的任务。由于1997年后香港与内地经济形成一个国家内的两种制度下的经济形态,这种外溢与扩散就更为方便了。 在机构设立上,一些服务业考虑只在香港设立一些经营总部。因为这些机构的运作要求与国际联系的速度很快,必须有各种完备的服务体系和先进的运作手段与之相配合,目前在深圳和国内其他地区做起来相对较为困难。这些核心部门继续建在香港将能充分利用香港的传统优势。 内地执行的向第三产业倾斜的政策,也为香港服务业的这种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另外,内地在国企改革方面,也给港资提供了不少参与机会,一些中小港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投资中小型国有企业。现在已有一些港商把整条生产线或全部工序迁往内地,而将产品设计与销售留在香港,这就既能利用内地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和较雄厚的技术开发潜力低成本地生产商品,又有继续发挥香港能够吸纳充裕的国际资本、广泛的对外联系、发达的第三产业的优势,取得更多的比较利润。 这种把相对落后的服务产业和生产工序转称到下一梯度的“产业外溢效应”,为香港发展高层次的服务产业创造了客观条件,它是专门为周边地区和国家蓬勃发展的服务业而服务的,这就将使香港跳出一般服务业中心的圈子,成为低成本、高收益的“服务业的服务中心”。 内地将成为香港经济发展的广阔天地 80年代,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大部分集中于广东省。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状况被打破,港资纷纷北上寻找新的投资机会。这是由于国内为了缩小沿海和内陆的经济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对内陆地区采取了倾斜政策的结果。中国内陆省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裕,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扎实的技术基础,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最近中国在交通设施建设上的重大成就,为香港与内陆的经济联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京九铁路沿线地区将很快发展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现已有港商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服装等企业搬至沿线地区,特别是江西、安徽、河北、湖北等资源丰富,但过去外商投资较少的省份。港商利用当地资源,兴办建材、食品等加工企业,开发农副产品,也有的投资电力、公路等基建项目。 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过去五省区只有广西拥有出海口,如今大西南的经济大动脉南昆铁路已经通车,一批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之中。待这一出口大通道网络建成后,西南地区的货物可直接出口到东南亚,比以往香港产品经广东出口缩短几百公里,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香港通过在西南地区的投资,不仅可以分享与东南亚之间交通运输的便利,还可以开拓与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经贸交流。 可以相信,走向21世纪的香港,以强大的中国经济实力作后盾,必将取得巨大的发展契机,实现香港经济的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