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腾飞的奥秘与“九七”后陆港经贸合作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经济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97年7月1日零点,象征英殖民统治的米字旗将在统治香港150多年的港督府悄然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和五星花蕊的紫荆花旗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所属机关以及香港、九龙、新界各地的公共场所、学校、团体、商店等处冉冉升起。600多万香港居民,12亿中国人民以及数千万遍布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将为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光辉历史的节日扬眉吐气,欢欣鼓舞。现在离香港回归还有100多天,在这短暂的过渡期内,我们不仅要回顾香港经贸的发展历程,大陆与香港在经贸、金融领域的合作,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要立足现实,展望未来,为以后香港的稳定,大陆和香港的共同繁荣做好准备。

      一、香港的成就源于其独特的经贸发展模式。

      香港,是一个仅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大小235个岛屿在内的总面积只有1071平方公里的地区,除了拥有良好的港湾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物质资源。但她却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大都会,到1993年,人均生产总值即达到1.8万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香港在世界上的位置是:

      1994年人均对外贸易额为50962美元,为世界第二名;

      是与纽约、伦敦齐名的世界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

      是与伦敦、纽约、瑞士苏黎士齐名的四大黄金贸易中心之一;

      是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货柜港口,世界第三最繁忙的空运港;

      是世界最著名的成衣、玩具、收音机和钟表出口基地;

      是亚太地区的旅游中心,有着购物天堂的美称;

      通讯系统发展为世界第一,通讯费用最便宜,话机数量按城市计算最多;

      其经济自由度为世界第一,经济竞争能力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排名也是第一;等等。

      香港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除了其宽松的经济体制、香港同胞的艰苦奋斗,充裕的资金支持以及港英政府的有效治理以外,最关键的因素是,香港走了一条背靠大陆,面向世界的独特的经贸发展之路。

      从香港被辟为自由港至今,香港的经济贸易发展模式经历了“转口贸易型”、“转口贸易向加工贸易型转变和发展”以及“转口加工贸易型的迅速扩张”等阶段。这一转型过程实际上是香港根据各历史阶段不同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进行适时调整的结果,确保了香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融与互利。而“内在因素”作为香港经贸发展的重要依托和有利条件,对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巩固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从1841年,香港被辟为自由港至本世纪50年代初的100多年间,香港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维持经济发展。在这一期间,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关系非常密切。据统计,1931年到1940年,香港对内地的进、出口已经分别占其进、出口总值的33.1%和45.53%。50年代初,香港经济发展所需的相当大部分的物资由内地供应,而内地恢复和稳定市场所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及抗美援朝战争所需的军用物资需由香港转口,所以两地的经贸合作关系迅速发展起来。内地在香港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对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及香港著名转口商港地位的奠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对外贸易进入了以转口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的转变和发展时期。50年代初期,美国操纵联合国对中国实行“禁运”,香港的转口贸易骤然下降,对外贸易额由1951年的93亿港元降至1954年的58亿港元,下降38%。为摆脱困境,香港走上了发展加工出口业的道路。到1959年,在香港出口总额32.77亿港元的货值中,香港产品货值达28.22亿港元,已占69.6%。进入60年代,香港更是抓住西方国家产品结构转型的机遇,加速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到1969年,出口总额131.97亿港元中,香港产品已达105.18亿港元,占到了79.7%的绝对优势。这标志着香港对外贸易由转口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转型的成功。

      70年代中后期,香港制造业产品成本上升,加之70年代初期世界石油危机对经济的打击,香港的出口优势减弱。这时恰好中国大陆从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由于大陆的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香港便借此机会将低技术、高成本的劳动集密型加工制造业大举内迁,形成了“前店后厂”的新型转口加工贸易模式。到1995年,香港输往内地的总出口中,有49%是用于加工的原料和半成品,香港从内地进口的商品中,有74%是香港在内地加工的产品。这种新型的转口加工贸易的收益远远高于一般的转口贸易,对香港的外贸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香港本地则重点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如成功地拓展了世界市场上畅销的计算机储存系统、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香港的贸易数额迅猛增长,经济全面起飞。

      二、香港中资企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中资企业在香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后半叶。从1872年,以“招天下商,通五洲航”为宗旨的招商局问世至今,已历经124年的艰难历程。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中国旅行社和华润公司也分别在香港经营了79年、68年和48年。但直到1979年中国大陆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前,香港中资企业虽经107年的发展,但仅有122家,经营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却很有限。

      1980年后,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对外交往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香港由于与大陆有天然的人缘、地缘的关系,有自由的市场经济体系,十分自然地成了大陆观察和了解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引进国际资金和技术的主要渠道,扩大对外贸易和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桥梁。各省、市和各部门陆续在港设立了“窗口公司”。到1989年,在港中资企业已猛增至2000家以上。但由于发展太快,有些企业在经营方向、内部管理、人员素质、资金运作等方面不能适应香港经营环境,后经国家主管机构3年的整顿,到1992年保留了约1500家,使在港中资企业进入了平稳正常的发展轨道。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人员素质都较以前有明显的增加和提高,投资的格局、规模和层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港注册的中资企业已达1756家,员工5.3万余名。截至1994年底,中资企业在港的总资产已达3320多亿港元,约合425亿美元,其实力令海内外瞩目。目前,中资企业的经营范围涉及贸易、金融、运输、旅游、制造、建筑、仓储、广告、咨询、房地产管理等众多的行业,对促进香港繁荣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已成为香港经济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据统计,目前中资企业经营的贸易额,约占香港贸易总额的22%;中资企业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约占香港保费总收入的21%;中资企业承办的货运量,约占香港货运总量的25%;中资企业经营的内地旅游服务,约占香港往内地旅游服务的50%;中资企业承建的各类建筑工程,约占香港建筑工程总量的12%;中资企业控股的67家上市公司,约占香港股市总市值的5%;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