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陆域总面积33942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深200米以浅的大陆架面积832580平方公里(含海南岛74705平方公里、西沙群岛39164平方公里、南沙群岛706800平方公里、中沙群岛11911平方公里)。它是全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洋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因此,将潜在的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洋产业的经济优势,是振兴海南经济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本文从国土经济学观点对海南及海洋开发的战略问题作些探讨。 一、“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 1988年建省时,全省海洋产业的产值为7.2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72.48亿元的10.02%;1990年海洋产业产值增加到15.70亿元,在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至16.52%。1990年全国海洋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2.48%,比海南省低了14.04个百分点。可见,海南省海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已占有一定地位。但是,按1990年单位海域面积和海岸线长度的产值计算,海南省分别为764元/平方公里和87万元/公里,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4600元/平方公里和243万元/公里。说明海南省海洋产业的开发层次和生产效率之低,反之,也正是巨大潜力之所在。所以,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振兴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大省,将会对海南全省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以海兴琼,建设海洋大省”的战略,其总目标是:充分利用海南岛经济特区的体制优势、优惠政策和区位条件,合理开发海洋资源,整治海洋国土,深化改造海运业、渔业和盐业等海洋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增养殖业、油气业和滨海砂矿业等海洋新兴产业,力争到21世纪初把海南建设成为以海洋油气资源综合开发为主导产业,港城体系和海洋产业体系健全,海洋开发技术先进,生态良性循环,海洋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海洋大省”。其战略构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以港城为依托,发展海南特区经济 海南岛海岸线长1618公里,有大小天然港湾84个,有18个已辟为港口。港口不仅是海南交通运输的枢纽,而且还是产业的聚集地。港口城市的空间作用突出,“城以港兴”、“以港兴岛”已成为海南人民的共识。根据海南岛四面环海的区位条件和发展外向型商品经济,参加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应优先发展海口港,重点建设洋浦港、八所港和三亚港,注意发展清澜港、龙湾港、乌场港和金牌港,形成以“海口为主,四方八港”的骨干港口以及港口城市的格局。以海口市为中心,海口港、清澜港和金牌港为依托,包括海口、琼山、文昌、澄迈、临高等5县市的海岸带地区,形成具有综合开发能力的北部沿海开发带;以琼海市为中心,龙湾港和乌场港为依托,包括琼海市和万宁县的海岸带地区,发展海洋渔业、旅游业和热带作物及轻工业为主的东部沿海开发带;以三亚市为中心,三亚港为依托,包括三亚、陵水和乐东等3市县的海岸带地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南部沿海开发带;以八所和洋浦为中心,八所港和洋浦港为依托,包括东方、昌江和儋州等3县市的海岸带地区,重点发展油气化工业和建材工业等重型工业的西部沿海开发带。利用中央给予海南的特区政策,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内引外联,加速沿海开发区的建设,以推动海南特区经济发展。 (二)发展海洋油气等产业 海南海洋油气资源,不仅具有储量大,开发潜力大,产值大,经济效益显著,而且产品是国计民生重要的物资。所以,油气业的发展能够全面带动和促进诸如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盐化工业、滨海砂矿深加工业、滨海旅游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和海水淡化业等海洋产业群,乃至全省国民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无可置疑,海洋油气业将是海南省海洋产业和全省经济的主导产业。按生油层体积法估算,南海主要盆地的油气资源潜量为707.8亿吨,其中石油291.9亿吨、天然气582260亿立方米。莺歌海的天然气(涯13-1)已于1996年上岛,年产天然气34亿立方米、凝析油32万立方米,其中29亿立方米气输往香港,5亿立方米留作海南岛用。配套建设三亚南山装机容量2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厂已经发电,东方八所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装置已经试产。除莺歌海气田以外,在其附近海域又发现了一批新的气田,“九五”期间国家计划总投资200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150万吨合成氨、200万吨尿素的海南化肥项目正在进行。同时,还要建设烧碱、化纤、甲醇、塑料制品、水泥和玻璃等工厂。此外,临高金牌港600万吨炼油厂及石油化工城正在建设中,琼西北福山凹陷油气构造区的勘探开发合同已经签字,这必将大大推进全省油气资源综合开发的进程。到2000年,海南油气业的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下同)可超过100亿元,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以上。 海南省海洋渔业发展前景好。每平方公里海区的年最大持续渔获量为1.35吨,全省海域内水产品年可捕量270万吨,历年年均渔获量已达230万吨。建立南、中、西沙渔业基地,发展中深海渔业,开发上中层鱼类,还有一定渔捞潜力。海南岛有滩涂面积488.48平方公里,10米以浅的浅海面积2177.47平方公里,月平均表层海水温度18.6~30.0℃,盐度17~34,水质清新,很少污染,是发展海水养殖业的良好场所。这里生产的鱼、虾、蟹、贝、藻质量高,味道好,是海鲜之珍品,适宜发展外向型渔业。到2000年海洋渔业总产量规划达到70万吨,产值23.4亿元,是海洋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 滨海旅游是海南的一大优势。海南是我国冬季避寒的最佳天地,海水清澈,沙滩洁白,阳光明媚,珊瑚礁和热带海洋生物千姿万态,色彩斑斓,有十分幽美的海底世界,滨海热带风光和黎、苗族民族风情等都富有诱人的魅力。根据滨海环境条件,规划建设以近郊滨海和红树林度假旅游为特色的海口旅游区,以国内外避寒、冬泳、疗养、度假旅游为主题的三亚滨海旅游区,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石梅湾青梅林珍珠海岸旅游区,以热带原始森林和滨海珍稀动植物观赏考察为主题的尖峰岭生态环境旅游区和釉海洋探险、海洋科学考察、海底潜水活动为主题的西沙珊瑚礁海洋旅游度假区。这五大海洋旅游开发区的建成,将大大改善海南的滨海旅游环境,吸引国内外旅游爱好者。预计到2000年,海南滨海旅游业的产值可达23亿元,是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业的开发相对于海洋油气业,科技含量不高,投入资金不大,比较容易起步,见效也快,可以先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