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性:儒家对善的定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沈顺福(1967- ),男,安徽安庆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山东 济南 250100

原文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日常语言的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主观判断。但是古汉语之善,主要指能力的完备以及因此而能够完成某项工作的状态。善即完备。从儒家道德哲学的角度来说,善即性的完成或圆满状态。这便是儒家对善的定义。它明显区别于西方的主观判断性的善的概念。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15)02-0059-06

       善既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日常语言,更是哲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哲学史上,善一直是一个重要论题。亚里士多德将善视为“权威科学,即政治学关注的主题”[1](P.5)。而摩尔则将善视为伦理学的基本主题:“伦理学主要探讨人类行为的善或恶。”[2](P.54)那么,什么是善呢?或者说,中国古代儒家是如何理解善这一概念的呢?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分析儒家若干文献中善的概念内涵,试图指出:儒家眼中的善,其主体成分是性。所谓的善,乃是指性的圆满发展。善即圆满。

       一、善与能

       在古汉语中,善字可以作动词和副词之用。作为动词,“善”字具备“技能上的擅长和高超”[3]的内涵,如《左传·隐公六年》:“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国语·晋语二》“夫固国者,在亲众而善邻”、《荀子·强国》“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等。它主要指善于做某事、具备做某事的技巧和能力,是一种能力的完备。

       由动词之善演化出副词的善,即善于、擅长于,如《诗·郑风·大叔于田》:“叔善射忌,又良御忌”、《尚书·大禹谟》:“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左传·文公七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逐寇如追逃,军之善政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襄公二六年》:“善事大国”、《荀子·劝学》:“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荀子·儒效》:“造父者,天下之善御者也,无舆马则无所见其能。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大儒者,善调一天下者也”。

       动词之“善”与副词之“善”,意义关联且接近。当一个人具备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时,他便能够顺利地、较好地完成这项工作。这便是“善”。此时,“善”既可以是动词,亦可以为副词。如果语句中没有动词时,“善”即动词表示擅长于做某事。当语句中存在着动词时,善便为副词,用来修饰动作。

       无论是动词之善,还是副词之善,皆表示行为人具备某项特殊的技能或本领,如“善邻”之善指长于外交、具备外交才能,“善政”之善指具备政治或管理的本领或能力。这些才能或本领是一个人顺利地完成某项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人们因此而善于某事、精于某事、具备完成某事的能力。从完备进而产生“易于”之义,如《黄帝内经》曰:“善惊”、“善噫善呕”、“善溺”等症状。从“易于”进而延伸出“喜好”之义,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孟子·梁惠王》:“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春秋繁露·竹林》:“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者也”善即喜欢、爱好。按照古人:“情自性出”的观点,喜好之情不是主观的倾向,而是天性的自发。有此类本领、能力,自然易于生成此类的情感。所以,作为喜好的善,本于客观能力的拥有。

       这种本领、能力,亚里士多德称为修养(virtue),比如“马的本领使马成为一个好的东西:它善于奔跑、善于载人、善于面对敌人。这样看来,人类的修养也会使人具备善于做某事的本领、使其能更好地完成某项工作”[1](P.29)。人们因为这些本领、能力或修养而善于某项活动。亚里士多德指出:“正如好——做得好——的笛手、好的雕刻家,或者善于某种技艺的人,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特别的活动,被视为依赖于某种特别的活动。因此,对于人类也是如此,即善于自己的特性活动。”[1](P.11)好的本领是致善的基础。

       作为动词、副词的善,通常指人们具备完成某项工作的本领、才能或修养,即善于某事。

       二、善与成

       当动词与副词之“善”获得独立意义时,它便成为名词之“善”。

       名词之“善”主要指动作完成以后的状态,即能力的完备。《诗经·桑柔》:“凉日不可,覆背善詈。”郑玄《笺》云:“善,犹大也。我谏止之以信,言女所行者不可。”[4](P.1192)善即长大、完备。因为完备,因而具备了“极”与“度”之意。《左传·昭公十二年》:“事不善,不得其极”只有当事情达到了善,才算至极和完备。《左传·昭公四年》中,子产曰:“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度即限度、极致。《左传·宣公十二年》:“师无成命,多备何为?士季曰:备之善。若二子怒楚,楚人乘我,丧师无日矣,不如备之。”“备之善”即准备充分、完备。

       《左传·昭公五年》中,晏子评价郑罕虎:“能用善人,民之主也。”历史上的罕虎知人善任,任用了能力超群的子产,子产便是所谓的“善人”。实际上,子产属于能人。善即能力完备。《尚书》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敹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此处的善即完备。

       《论语·卫灵公》中,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泣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泣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善指完善、圆满。在解读孔子的“射不主皮”之论时,何晏转马融之言曰:“射有五善焉:一曰和志,体和也。二曰和容,有容仪也。三曰主皮,能中质也。四曰和颂,合《雅》、《颂》。五曰兴武,与舞同也。天子有三侯,以熊虎豹皮为之,言射者不但以中皮为善,亦兼取之和容也。”[5](P.57)所谓五善即五种最好的、圆满的形态。善即圆满。

       故,《论语·八倄》中载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尽即穷尽、完备。“尽善”即彻底地完成与完备。《大学》倡导的“大学之道”便在于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至善”,通常将其理解为最高的善(summum bonum),其实不然。善是圆满,“至善”即到达这个终极性的圆满。这便是“成人”。《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成”即完成。至善即完成与圆满。孔子被孟子称为“集大成也”。无所不缺、彻底完备者便是集大成者。修身便是成己。《礼记·中庸》:“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仁即成己。成即完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