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15(2015)01-0032-04 德性,指人崇尚的道德理想信念和个人的品德操守。德性伦理强调人的内在信念、善性良知、责任义务对道德行为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德性伦理在现当代虽遭到挑战和冲击,但其仍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仍是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在对发展德性伦理充满自信和期待的同时,也要看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一、德性伦理与道德特质 为了解德性伦理的价值意义,有必要对道德的特质做一简要说明。道德具有自觉性、利他性、理想性特质。自觉性讲人的道德行为是自觉、自主、自愿的,完全靠人的内心信念起作用,而不像法律规范那样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外在强制力量来维持。道德的自觉性体现了人在道德活动中的意志自由和主体性、主动性,是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道德的利他性强调在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时,不能以个己私利为依归。没有利他利社会的意愿、动机不能成就真正的道德行为。道德的理想性要求人们向最善美的行为看齐,促使人们的行为从“现有的”向“应有的”、“理想的”转化。道德理想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鼓舞人们不断地向新的道德境界攀升。于此我们不难看到强调人应具备高尚道德信念,良好道德品格的德性伦理与呈现自觉性、利他性、理想性的道德特质是完全一致的。二者可谓一体两面。正是德性伦理彰显着道德的特质,生发出感人诱人的魅力。值得提出的是,中国传统伦理对道德的释义,对于彰显道德特质尤为贴切。比如,东汉刘熙《释文》讲:“德者,得也。”许慎《说文解字》讲:“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更进一步讲“内得于己,谓身心有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既强调了道德的自觉性(“自得”、“内得于己”),又强调了道德的利他性(“施惠泽于人”、“外得于人”)。中国传统伦理特别强调道德的理想性。诸如讲“日新其德”(见《易·大畜卦·象》)“孳孳为善”(见《孟子·尽心上》)“见贤思齐”(《论语·里仁》)“止于至善”(见《礼记·大学》),以及“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周敦颐:《通书·志学》)等等。认为人只要努力修养德性,便都有成圣成贤的可能,即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中国传统伦理之所以影响深远、感人至深是与其注重德性伦理,彰显道德特质密不可分的。 二、中国传统伦理学中的德性伦理 中国传统伦理学中,以儒家的德性伦理最具代表性。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认为人之初性情差别不大,后来的差别乃是习染所造成的。他以此告诫人们注重德性修养,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论语·述而》),“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仓促匆忙时)必于是,颠沛(狼狈困顿时)必于是”(《论语·里仁》)。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认为性善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内在根据。人须依照“求放心”“养心”“先立乎其大者”的修养要求,以“养吾浩然之气”(见《孟子·公孙丑上》),成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道德理想人格(《孟子·滕文公下》)。荀子提倡“性恶”论,强调人须“修意志,正身行”(《荀子·富国》),以克服因放任生理本能“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见《荀子·性恶》)。这里“修志意”是“正身行”的心灵基础。荀子又讲“养心莫贵于诚”(见《荀子·不苟》),认为人只要真诚无欺地“养心”(修志意),便能做到“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守”(见《荀子·不苟》),即一心一意地“守仁”“守义”。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篇对于德性伦理作出了系统精致的概括。《大学》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德性修养论的这一经典表述,不仅强调了“诚意、正心”的德性修养,而且强调了德性与事功、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中庸》则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作为儒家德性教化的纲领,与孟子讲的“尽心知性知天”(见《孟子·尽心上》)一样,为德性伦理与德性教化提供了“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形上学根据。 汉唐宋明时期,儒家学者结合时代的需要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德性伦理。汉唐儒家学者董仲舒、韩愈调和“性善”“性恶”论,倡言“性三品”说,以人的内心德性(善、中、恶即仁、礼、信、义、智的有无、多寡)作为人之德品上下高低的评判标准。汉代儒家学者扬雄更明确提出“学者,所以修性也”(《扬子法言·学行》),“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者为善人,修其恶者为恶人”(《扬子法言·修身》)。宋明儒家学者则更加强调义利、公私、理欲之辨,“而今需要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得明白”(《朱子语类》卷一三)。他们主张“重义轻利”、“存理去欲”、“廓然而大公”(见程颢:《定性书》)、“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见程颢:《识仁篇》)、“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见张载:《西铭》)。并提出了“居敬穷理”、“发明本心”、“致良知”、“希天、希圣、希贤”等一整套德性修养的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