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多动症与儿童调皮好动行为

作 者:
李荣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多动症的正式学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指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期,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多动症是一种与发育相关的行为障碍,患病率一般为5%~7%,是导致儿童青少年学业困难和继发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既要学会早发现、早干预,又要避免滥贴标签,这至关重要。如何区别多动症与儿童调皮好动行为?多动症的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多动症?一直是家长关心的话题,首先让我们从医学的角度去认识多动症。

      一、多动症的三大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冲动行为

      注意缺陷:对学龄儿童而言,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听课、作业和学习成绩。上课时不能专心,易受干扰或不自觉地走神;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频繁地变换注意对象,不断地以喝水、吃东西、小便等理由中断;作业时间明显延长或不能及时完成;不注意细节,考试、作业时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常常丢三落四,遗失自己的物品或好忘事;做事也常有始无终。

      活动过度:表现为明显的活动增多,不适当地奔跑、小动作不断,在教室里不能静坐,常在座位上扭动,严重时离开座位;话多、喧闹、惹事,常影响课堂纪律;随着年龄增大多动症状会逐渐减轻(部分学龄儿童外表没有明显多动行为,但存在明显的注意力缺陷仍可诊断ADHD注意缺陷型)。

      好冲动:情绪常常不稳定,容易过度兴奋,也容易因一点小事而不耐烦、发脾气或哭闹,甚至出现反抗和攻击性行为;缺乏耐心不能按序排队,回答问题时,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插嘴、打扰他人。

      多动、分心走神这些症状在儿童青少年中经常出现,尤其在过度疲劳、压力大时。其实符合不符合多动症诊断,本质的区别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即这些症状对他们学习生活影响严重程度如何,以及这些损害是暂时的还是持续很长时间,有没有对儿童社会功能造成损害。

      二、孩子的好动与多动症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是否能区分场合:多动症的多动常不能区分场合,与发育年龄不相称。表现为多场合、持续的、过度的、难以控制的多动,比如上课坐不住,小动作多等;好动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2.有无目的性:多动症的多动是无目的、杂乱的,做事往往有始无终,常常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去换另一件事情;而好动儿童具有较好的坚持力,他们的活动常具有一定目的性,并有计划及安排。

      3.伙伴关系:多动症孩子往往伙伴关系不好,常常说“他们不和我玩”;而好动儿童的伙伴关系一般较好。

      4.社会功能:符合多动症诊断的孩子往往伴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长期在学习生活上达不到社会化标准,对挫折和紧张事件难于克服,持续处在负性不良互动中导致亲子冲突增加、关系紧张,形成依赖—对抗的行为互动模式。同时长期被批评、被责怪,挫败体验积累导致孩子不自信、回避退缩,抱怨,甚至厌学。

      三、可能引起多动症的病因

      有关多动症的病因目前为止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国内外权威研究认为多动症是由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互相作用造成的。

      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母孕期感染、吸烟、饮酒、接触有毒物质、营养不良,胎儿宫内缺氧,低出生体重,婴儿期颅内感染或脑外伤均可能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增高患病风险。

      心理因素:家庭环境不和睦,儿童常处于紧张、压抑、恐惧的精神状态中;不当的教养方式如简单粗暴、过度放任或过度保护均有可能成为多动症的诱发因素。

      其他相关因素:儿童体内血铅水平过高可能和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有关;与睡眠障碍相关的疾病,如腺样体肥大导致上气道部分堵塞,睡眠中慢性缺氧同样可能是注意力缺陷的原因。

      导致多动症的病因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相应治疗方案也要全面评估孩子的个体情况,因人而异来确定恰当的个体化治疗目标。

      四、如何有效应对多动症

      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症状典型,程度重,功能损害较为明显的话,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同时辅助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在改善注意力缺陷、降低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肯定的疗效,是多动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与监测下合理应用。

      对于症状较轻的孩子,心理功能损害不明显,也可先进行规范的心理行为治疗,包括儿童的行为矫治和父母管理效能训练。

      儿童的行为矫治:重在辅导儿童自我觉察、自我指导的能力,逐步建立自控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步骤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行移情训练,让孩子认识情绪,调节情绪,从他人角度去思考,减少敌对,转化不良情绪;进行沟通技巧训练,让孩子学会倾听,培养替代行为,提高社交技巧等。

      父母管理效能训练:减少与孩子的负面互动,如一味批评、指责、惩罚。定好新的目标,从相对容易的目标开始,帮助孩子达成,让孩子体验自我效能感、成功感,培养自信心。循序渐进地增强孩子有效完成学业任务的能力。促成积极互动的亲子关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