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什么是特区优势?笔者认为,特区的优势有很多,除了中央给予的优惠政策,特区进行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了一套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和摸索了一套经营管理经验之外,最重要一点就是引进了大量外资,办起了大批“三资”企业。这是特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特区最显著的优势。要争创新优势,就要继续大力引进外资,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增大特区的经济实力。抓住这一点,就是抓住了特区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就能发挥特区的最大优势,加快汕头特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一、利用外资,建设特区,是汕头经济特区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利用外资就是吸取外国的资金或资本,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实践证明,大量利用外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在经济特区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加快能源、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有利于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我国现有企业的改造和产品的升级换代。三是有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素质。四是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增加外汇收入。五是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我国从1979年至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2064亿美元,已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达20.6万家,外资企业从业约400多万人,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0多万项,大大促进了生产、设备技术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17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9.8%,是世界上同期发展最快的国家。我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从汕头特区经济建设的实践来看,利用外资,发展外资企业,对于加快我市现代化建设,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引进外资,就不可能有今天汕头经济特区欣欣向荣的新面貌,也就没有特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条件。从1979年到1995年,汕头市共引进批准成立“三资”企业4233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55.9亿美元。其中1995年实际利用外资8.96亿元,增长15.8%,为全市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2.3%。1995年汕头特区外资工业产值86.31亿美元,占全特区工业总产值的41%,三资和三来一补企业出口总值12.34亿美元,占全特区出口总值47.5%。大量引进外资,对加快特区的经济建设,改善特区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汕头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今已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如过去电力长期不足,连居民生活用电都十分困难,经常轮流停电,工厂无法开工,城市晚上漆黑一团。改革开放以来,市和各县积极引进外资,办起了十多家大中型电厂,目前,电力自给有余。打电话难也是以前一个突出问题,如今,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0万门,城乡电话实现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市区电话普及率每百人34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6.8部,电话通讯通向全国各地,连接世界五大洲。邮电通讯跨入全国先进行列。过去汕头交通很不方便,与外界联系主要靠等级不高的广汕公路,外地客人从广州到汕头,要坐十几至二十个小时的汽车,路上备受颠簸之苦。外商要来汕考察、投资闻而生畏。为解决交通问题,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气多方争取资金,尤其是积极争取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李嘉诚先生来汕投资。长江实业集团已先后投资40亿元,参与建设深汕高速公路、海湾大桥、深水港码头等工程。到1995年底,广梅汕铁路已建成通车,海湾大桥已投入使用,深汕高速公路将于1996年底竣工。目前,全市拥有海运码头万吨级泊位6个,5千吨级泊位8个。航空事业发展也十分迅速,已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空港旅客年吞吐量近200万人次。 由于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汕头的投资环境日益优化,来汕考察、投资的客商日益增多,汕头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1995年,在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经济环境偏紧的情况下,汕头市的各项经济指标仍然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3%;工农业总产值401.99亿元,比上年增长27.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35亿元,比增23%;进出口总额48.45亿美元,比增5.9%,其中出口总值26亿美元,比增18%;新签利用外资合同512项,合同利用外资13.35亿美元,比增0.22%,实际利用外资8.96亿美元,比增15.8%;预算内财政收入23.06亿元,比增21.3%。市区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5693元,比1980年增长17.1倍,农村人均年收入3445元,比1981年增长11.7倍。汕头特区进入了“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件环境40优”行列。 二、汕头经济特区利用外资的特点和问题 当前,汕头经济特区利用外资呈现如下主要特点: (一)从资金的来源看,华侨和港澳同胞投资占主要成份。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有1000多万海外潮人,侨居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央当年确定办 汕头特区,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这些海外华侨的根在潮汕,他们对家乡建设十分关心。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共接受华侨、港澳同胞捐赠20.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中,华侨和港澳同胞的投资占80%以上。在资金来源的国家和地区来看,主要来自港澳地区,台湾次之,欧美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所占比例还比较小。 (二)从投资的产业来说,近几年来,投资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等技术水平较高产业的比例逐步增大,投资基础设施的也明显增多。汕头特区创办前十年,来汕投资的主要产业是轻纺服装、塑料制品、食品加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近几年,这种情况已有明显改变,投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配件、机电、化工、能源交通产业的比例明显增大。如汕头特区发祥地的龙湖区,近年来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办起了彩色显像管,卫星地面接收机等一批技术档次较高的“三资”企业。199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4.65亿元,其中信息产业值9.6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7.7%。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李嘉诚先生,近年来投入巨资,合资或独资建设深汕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火力发电厂、水泥厂等。另外,近年来外商看好对“三高”农业的投资,投资数额逐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