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来源问题  

——从马克思的一段论述谈起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启念,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俄罗斯哲学研究,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求是学刊

内容提要: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在寻求“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的”这一问题的答案中形成的。遵循马克思提示的思想发展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形成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同时也是他的历史观。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这一思想是他用费尔巴哈的物质的人取代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并对其辩证法进行创造性解读的结果,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及其意义的论述给了马克思重要启示。在当时,即1844年,马克思以为自己的思想是费尔巴哈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误解了费尔巴哈。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误解进而使人们误解了马克思自己,以为此时他的哲学思想还没有最终形成,他还是费尔巴哈的追随者。这一误解至今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5)02-0001-10

      什么是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与这个问题有关的论述,大家最熟悉的,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唯物史观的“经典表述”及其前面的几段话。其实,这样的论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即:

      由于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世俗世界在费尔巴哈那里仍然不过是些词句),在德国理论面前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个费尔巴哈所没有回答的问题:人们是怎样把这些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这个问题甚至为德国理论家开辟了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这种世界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它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因而最先是真正批判的世界观。这一道路已在“德法年鉴”中,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两篇文章中指出了。但当时由于这一切还是用哲学词句来表达的,所以那里所见到的一些习惯用的哲学术语如“人的本质”、“类”等等,给了德国理论家们以可乘之机去不正确地理解真实的思想过程并以为这里的一切都不过是他们的穿旧了的理论外衣的翻新……[1](P261-262)

      此处所说主要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但我们通过它可以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以及它们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获得更为清晰深入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尝试从三个方面对这段话加以分析。

      所谓“为德国理论家开辟了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中的“德国理论家”,从接下来所说这一道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这两篇文章中已经指出了”可知,指的就是马克思自己。可见,马克思是在告诉我们,他是通过研究“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这一问题形成自己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这为我们探寻他的核心哲学思想,或者说认识他与费尔巴哈不同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究竟是什么,提供了重要线索。

      正如马克思所说,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是世俗世界的幻想,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但没有说明人的本质为什么会异化,为什么头脑中会产生世俗世界的幻想,形成宗教意识,而马克思自己的哲学思想则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马克思的回答是什么?我们能找到的相关论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其第六条称: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2](P56)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论述之一,但是许多人没有注意到,马克思之所以要讨论人的本质,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的宗教感情由何而来。所谓“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在说人的宗教感情,换句话说人之所以需要宗教,是因为他的本质异化了,这一异化又是被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而人的本质的异化是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是在说明:人们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根源在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具有历史性。第七条说“‘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是对上述思想的进一步肯定。

      仅仅肯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足以回答马克思通过追问人们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而提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什么的问题。首先,“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表述所说的不是世界观;其次,它在逻辑上不彻底,未必就一定是唯物主义的命题。后一点非常重要。

      认识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新的问题:社会关系又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任何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不论是生产分工关系还是道德、法律关系,都是由人自觉规定并维护的,因而从现象上看,它反映了人的观念和意识。如果是这样,人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人的观念和意识的产物,而这无论如何不是唯物主义思想。可见“社会关系的总和”还不是马克思对“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的”这一问题的最终答案。

      马克思获得的真正答案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

      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实践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P55)①

      这里所说的环境,其主要内容毫无疑问是社会环境,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强调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物,没有直接提到宗教感情、宗教需要,但是由于在第六、七两条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它们来自社会关系,因此实际上他是用劳动实践活动解释了宗教的根源。再具体一些说,在马克思看来仅仅指出宗教感情、宗教需要源自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人的本质异化的根源在社会关系,是不够的。要真正说明宗教的起源从而找到消灭宗教的道路,最终必须对社会关系及其变化做出科学说明。他用劳动实践活动解释了社会关系以及它的改变,从而真正回答了“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的头脑’的”这一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