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要争创全国一流的生活质量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海南日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特区与开发区经济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海南今后如何发展,是所有海南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因素的制约,海南在整体经济实力上不大可能超过其它经济强省。但是,按人均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我们提出了争创全国一流生活质量的发展目标,并已列入《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海南的老百姓获得最大的实惠。

      生活质量是全面反映居民生活需要实现程度的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生活水平,主要是指居民物质生活消费的程度,而生活质量的范围要比生活水平广得多。它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人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状况。例如,除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之外,还要包括卫生、教育、就业、社会秩序、自然环境等非常广泛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它最全面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今后十五年,海南要实现争创全国一流生活质量的目标,第一步就是要在2000年以前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在这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按照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小康标准,1995年我省农村的小康实现程度是78.6%(全国平均是74%)。从小康的16项指标来分析,已经达标的有9项,第一是经济系数0.32(小康值是0.3至0.4);第二,蛋白质摄入量每人每天75.39克(小康值是大于75克);第三,钢木结构住房人均20平米,占住房面积的86%(小康值是大于80%);第四,文化生活服务支出比重是11%(小康值是大于10%);第五,人均预期寿命是73.13岁(小康值是大于70岁);第六,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是95%(小康值是大于85%);第七,安全卫生饮用水的普及率是97%(小康值是大于90%);第八,享受社会五保人口比重是90%(小康值是大于90%);第九,万人刑事案件数是7.7件(小康值是小于20件)。尚未达到小康水平,但实现程度超过50%的有2项,第一,人均年纯收入是1495元,折合成1990年的不变价是1053元(小康值是大于1200元)已完成目标值的84%;第二,用电户的比重是85%(小康值是大于95%),实现程度为78%。实现程度在50%以下的有5项,第一,恩格尔系数[1]大于60%(小康值是小于50%),实现程度为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海南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已达到小康标准;海南人均肉类、禽类、水产类的消费在全国是领先的,在外用餐的消费也是领先的。恩格尔系数在这里只能说明海南的饮食消费比较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勉强糊口的贫困”。第二,人均每年衣着消费支出43元(小康值是大于70元),实现程度为22%。这个问题也要从海南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海南是热带亚热带气候,用不着御寒衣服,所以衣服的消费程度在全国肯定是最低的。以上两项并不能完全代表海南的生活水平。第三,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是7年(小康值是大于8年),实现程度是50%。第四,电视机普及率是每百户36台(小康值是大于75台),实现程度是47%。第五,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是25%(小康值是大于70%),实现程度为0。在这16项指标中,海南还有7项没达标,特别是最后三项应该作出很大的努力。

      小康值实现程度要达到90%,才能算作基本实现小康。目前在全省19个市县中,综合评分80分以上的有8个市县,预计1997年可以基本实现小康。70到80分的有4个市县,预计1999年可以基本实现小康。不足70分的有7个市县,孜低的只有44.4分。海南现在还有4个贫困县,47个贫困乡镇。要基本实现小康的目标,困难还相当大。当然,即使实现,也只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离富裕还有很大距离,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

      因此,“九五”期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做好全省的扶贫攻坚工作,集中力量优先扶助最贫困的乡镇、村,重点就是小康实现程度尚不足70%的7个市县。

      扶贫的关键是要帮助贫困地区修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把这些基础设施完善了以后,就能够创造一个商品流通的条件,能够让农民的农产品卖得出去。如果没有路,没有商业渠道,农产品卖不出去,这些农民仍旧会过着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永远也不能富裕起来。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投资环境,投资者在这些地区有利可图,就能吸引外来投资搞项目,这样,贫困地区才能发展起来。我们的贫困地区往往是有相当多资源而没有开发的地区,只要把基础条件搞好,应当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然,贫困地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当地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还要勤俭持家,反对铺张浪费,改变那些阻碍发家致富的陋习。

      在扶贫问题上,还有一个正确认识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居民收入差异问题。海南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居民收入的差距确实增大了,但,这是在共同提高的基础上增大的,是在一个方向上有快有慢而拉开距离的,只有通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差距才可能逐步再减小,这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现象。不能总是大家共同贫穷,需要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才能先富帮后富,达到共同富裕。这样才能使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有前进的动力,对后进的地区有促进。如果人为地把差距拉平,搞“一平二调”,搞平均主义,就会打击先进地区、先进企业、先进人物的积极性,对后进地区也没有推动作用。关键是防止两极分化,就是贫者越来越贫,富者越来越富,往两头拉开,而不是朝一个方向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为了达到共同富裕,就应在二次分配中,通过国家税收、投资等手段,对高收入者予以调节,对后进的地区予以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