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资委将EVA引入到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评价体系中,且在2010年公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到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全面引入了EVA考核体系。为了让EVA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更加深入的融入到企业战略和管理中去,笔者建立了基于EVA红利的奖金激励模型并探讨其应用。 一、经济增加值概念及计算 经济增加值(EVA)是指经过调整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债务和权益的所有资本成本后的经济利润。根据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的规定,计算公式为: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经营利润-调整后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从公式可知,EVA的确定取决于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占用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首先,公司中的税后净营业利润不同于财务报表中净利润,它是不涉及资本结构情况下公司经营所获得的税后利润,需要对会计事项和会计数据进行一定调整;其次,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债务资本成本率和权益资本成本率按资本市场价值加权平均后的比率,它在EVA计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论上讲,债务和权益的权重是基于市场价值而不是基于账面价值的,对于没有上市的公司或估计市场价值较为困难的公司,可直接使用账面价值进行计算。债务资本成本即为债务的实际利率,由于企业债务融资渠道多样性造成了各种债务利率的不同,在实际计算时要进行加权平均。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确定较为困难,只能依靠建立模型来测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CAPM模型、APM模型等来确定权益资本成本率;最后,调整后资本是投入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总额,它是指所有投资者投入公司经营的全部资金的账面价值,包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债权人提供的短期和长期借款,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无息商业信用负债。 根据Stem Stewart & Co.公司的研究,在计算EVA时,对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所做的调整就超过160项,而且每一项调整都会影响经济增加值的数字。由于受会计核算方法、业绩衡量标准的影响,实务界对EVA的会计调整还没达成统一认识。以下仅对主要调整项简要说明:一是研发费用。目前,知识和智力等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科研院所等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于知识资产比投资于实物资产更为重要。虽然新准则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有了改变,但是仍有大部分研发费用要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导致经营者压缩研发费用、牺牲股东长远利益换取短期赢利,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计算EVA时需要对其进行调整;二是各种减值准备。由于企业计提的各种减值准备不是公司当期资产的实际减少,也不代表当期费用的现金支出,应将减值准备的余额加入投入资本中,同时将当期减值准备余额的税后变化量调增税后净营业利润;三是利息费用。由于资本成本的计算中已经包含了债务资本的成本,在计算税后净经营利润时,发生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期间费用,应予以加回;四是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是企业拥有的长期资产,其占用的资本存在机会成本。然而,由于工程尚未完工,在建工程的投资在当期是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如将在建工程计入投入资本会低估实际的经营绩效,应从投入资本中剔除在建工程;五是非经常损益。它是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和支出。EVA是衡量公司资本运营效率的指标,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六是无息流动负债。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会自然形成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无息流动负债,在计算资本占用时予以扣除。 二、基于EVA红利的经营者奖金激励基本模型 EVA红利是指只要年度EVA>0,就可以根据所在生命周期选用与其相适应的奖金激励模型,计算EVA红利,并按照EVA红利的特定比例组合进行奖励。反之,如果EVA<0,要考虑实际EVA增量和预期EVA增量来确定奖金数额。 当公司EVA和净利润完成值达到目标值的一定比例时,予以发放激励奖金,激励奖金总额由公司全体员工共同享有,分享具体比例由公司薪酬管理机构确定。反之,如果EVA和净利润均达不到考核指标的一定比例时,由公司薪酬管理机构视情况对经营者给予一定的惩罚。 EVA红利的基本模型为:
根据上述基本模型,经营者所分享的EVA红利取决于其所创造的EVA水平、EVA预期目标和EVA实际完成情况三个方面。参数α、β、γ的确定要将EVA与业绩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公司的经营者能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一般而言,公司经营者的业绩分数决定了EVA分享系数,分享系数随着业绩分数的提高而提高,奖金的提取比例也随着EVA分享系数的提高而增大。即将业绩评价中确定的分值,根据评价类型划分为不同的档次,每个档次都有相应的业绩区间,按照不同的区间,结合公司的自身特征、发展战略等,由公司薪酬管理机构确定相应的分享系数,需要调整时,各分享系数的大小要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创值能力、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变化程度进行调整。 关于综合业绩评价,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中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有24项定量指标和8项定性指标,实现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相互结合。业绩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将财务指标定量评价与非财务指标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财务指标定量评价时可以比照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原考核指标中增加EVA评价指标。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因素确定经营业绩考核权重,业绩评价定量指标分值Z和定性指标分值S的计算过程可比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计算方法得出,具体参见《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在得出Z和S的分数后,根据事先规定的权重,形成综合业绩评价分数。 三、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经营者奖金激励EVA红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