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生态观的科技管理模式

作者简介:
柳卸林(1957- ),男,浙江衢州人,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与政策(北京 100190);孙海鹰,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 710049);马雪梅,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

创新生态体系是当前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创新的实现需要一个产业生态。突破性技术不一定是创新的成功,创新的成功需要在生态中实现。结合多个案例的研究发现,我国科技管理模式过于强调技术的重要性,从计划、立项、资助到评价都把技术孤立到产业之外,产业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技术的步伐。建议决策部门应从创新生态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科技管理模式,从培育更具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着手,提高国家科技管理的效率和产业创新的能力。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5)01-0018-10

       0 引言

       自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以来,我国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从2006年的1.42%上升到2011年的1.84%;科技论文的数量迅猛增长,国内发表论文数量从2006年的40.5万篇上升至53.0万篇,国际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从2006年的17.2万篇上升至32万篇①,增长了近2倍;专利申请数量从2006年的57.3万件上升到2011年的163.3万件,呈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世界专利申请大国。但遗憾的是,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步增长,我国的产业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重大的技术和装备仍然需要不断引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1]。

       在我国,一个不断出现的情况是:经常有重大的技术获得突破,得到国家的奖励和媒体的吹捧,但一段时间后,技术无法落地及顺利进入产业化,突破性技术被束之高阁。“突破性技术难以成功产业化”的问题突显,折射出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什么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始终大而不强?我国出现的技术突破,为什么无法实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在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国企业多是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而在高端缺失,为什么企业没有能力主导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从创新生态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的文献越来越多。在国家层面,2004年美国PCAST指出,“国家的技术和创新领导地位取决于有活力的动态创新生态系统[2]”,随后美日德等国均将创新生态理念纳入国家战略规划范畴;区域层面,硅谷作为创新典型,Judy Estrin通过分析硅谷的兴旺和衰退,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三大群落:研究、开发和应用[3]。Victor W Hwang和Greg Horowitt更是将硅谷比作一个不断产生和进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雨林,硅谷的创新得益于硅谷的独特生态[4]。企业层面,美国学者Adner(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公司及周围组织之间的一种合作性安排,创新离不开创新生态系统,企业的创新战略必须与创新生态系统匹配,创新生态系统创造的价值远大于单个企业创造的价值[5]。

       但在中国的背景下,大量的技术开发是国家科技计划支持的结果。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项目,培育项目,管理项目并使之创新产业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和管理问题。在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今天,科技投入的效率,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原因在哪里?本文认为,我国的科技管理的效率只有放在特定的创新生态中,才能得到更清晰地理解并找到解决方法。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中关村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6]。本文认为,“孤岛现象”产生的部分原因就是科技项目的立项和完成中,没有有效地应用创新生态的理念。中国要真正实现在产业强国层面的突破,必须从创新生态的角度出发,审视和突破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大量的科技投入仍以国家计划的形式出现,这一形式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期间,国家科技计划的资助模式、管理模式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以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例如,“863计划”(国内最早的高科技计划)的战略从一开始强调追赶,后来强调了产业化,新近又定调为自主创新;管理模式从重视首席专家的作用到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参与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产业创新能力不高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本文将从国家科技的资助和完成方式上,从创新生态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的效率和产业创新的能力,进而从全新的层面诠释创新生态对中国创新实践和政策的重要意义。

       1 为什么注重创新生态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1935)首先提出。Tansley认为,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其生存的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ecosystem)[7]。20世纪70年代起,经济管理学问题开始尝试应用生态系统的理论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技术创新领域,一些学者也尝试用生态系统理论解决技术创新相关问题,“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应运而生。目前,已有文献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文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参与创新的主体及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统一整体。过去,创新理论多关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或者是一些独立的创新行为、单项技术的创新。从创新生态的视角出发,创新主体不仅需要关注自身内部的创新行为,还需要考虑同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协同和整合,更需要关注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持续运行。

       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包括: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风投等创新主体及其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包括参与创新的自然资源、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等各种创新要素在各主体之间的流动和溢出。创新主体基于共同的愿景和目标,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搭建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效结合的通道和平台,在促进创新实现的环境下,共同构建以“共赢”为目的的创新网络,利用各自所长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最终实现共创、共赢与共享。

       发达国家也早已开始强调以创新生态作为政策工具。2003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总结硅谷经验,并研究面临的挑战,提出创新生态系统(IE)。2004年1月发布的报告《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ufacturing and Competitiveness》认为,美国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取决于:国家的研发能力、劳动力的教育状况、创业氛围以及基础设施的改善[8]。6月又发布报告《Sustaining the Nation's Innovation Ecosystem,Maintaining the Strength of Our Science & Engineering Capabilities》明确指出,“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得益于它的创新生态系统”,并明确了它的组成部分[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