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14)04-0113-07 近代以降,受西力东侵所迫,中国遭遇“三千余年一大变局”,①大至民族国家形态,小至日常器物,皆与传统中国迥然有异。这种变局反映在语言层面,则在历经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国语统一论战、1930年代的大众语论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语言政策等争论与实践后,传统文言新陈代谢,最终形成现代中国的标准语言即“汉语”。②翻译西文所得中文之词汇,顺理成章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翻译是人类交流的基本行为之一,在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起重要作用,它与语言、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作为社会的动力影响着人类生活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③以自行车为例,自行车技术非一人一国之力所完成,自一开始即是一种跨文化合作而成的交通器械。在其漫长的技术演化进程中,几乎每次改进与创新,自行车都会被赋予一种符合所在民族国家文化的名称:从法国人希布拉克(Comte de Sivrac)眼中的“Célérifère”,发展为德国林务员德莱斯(Karl von Drais)的“Laufmaschine”,再到英国车匠约翰逊(Denis Johnson)的“Pedestrian Curricle”、法国马车修理工米肖(Ernest Michaux)命名的“Vélocipède à pédales”,最后是在英、美等国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流行文化中的“Boneshaker”或是“Penny-farthing”以及“Bicycle”。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行车技术成熟,英文世界“Bicycle”(或简称为Cycle、bike)的称谓亦随之稳定下来。 19世纪60年代,Bicycle与中国初遇之后,如何以中文翻译、如何称谓,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百余年间,Bicycle的中文译名五花八门,学界亦有相关研究,如德国学者阿米尔(Amir Moghaddass Esfehani)的论文《远途跋涉至中国:作为舶来文化技术自行车的挪用,1860-1940年》(The Bicycle's Long Way to China:The Appropriation of Cycling as a Foreign Cultural Technique,1860-1940)④首启这一学术讨论。论文第二章“不断变化中的称谓”(The changing terminology),就是关于Bicycle中文译名的专门研究,作者主要面向西方读者,多用力于分析、解读每一个Bicycle中文译名的拆解汉字的具体含义,对中文译名出现的历史成因未进行文化和社会角度的深入阐释。本文尝试借鉴概念史⑤的研究方法,对Bicycle在近代中国所出现的各种中文译名作一梳理与分类,希冀通过重现东西文明在器物层面上的碰撞痕迹,并由此探讨中国人对新事物的认知策略和水平。 一 Bicycle最早的中文译名 中国人最早接触自行车是在19世纪60年代。1862年,清政府始设同文馆于总理衙门,遣专人学习西方语言,同时亦派人出国采访政俗,视其风土人情。历史的巧合,自行车在西方世界的第一次普及热潮(Velocipede Craze)亦在此时兴起。跨出国门的中国人与日渐普及的自行车有了第一次接触,并被记录下来。 1866年,总理衙门派遣内务府斌椿率其子广英、同文馆学生凤仪、张德彝、彦慧等仆从6人前往西方诸国访问,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官派人员出国访问。同年5月7日一大早,斌椿一行抵达法国巴黎,但见“街衢游人,有只用两轮,贯以短轴,人坐轴上,足踏机关,轮自转以当车。又有只轮贯轴,两足跨轴端,踏动其机,驰行疾于奔马”。⑥初到异国,时年63岁的斌椿顿时就被巴黎街头来回穿梭的这种新奇器械所吸引,但是斌椿只是描绘了自行车技术的诸多细节,并没有给其起名字。首位给Bicycle中文译名的人是张德彝。1867年10月,张德彝再次出国呈递国书时,详尽地描绘了他在各国所见自行车技术的情形:“自行车前后各一轮,一大一小,大者二寸,小者半寸,上坐一人。弦上轮转,足动首摇,其手自按机轴而前推后曳,左右顾视,趣甚。”⑦两个月后在巴黎,张德彝再次见到“两轮自行车”:“见游人有骑两轮自行车者,西名‘威娄希北达’(法语原词为:Velocipeda),造以钢铁,前轮大,后轮小,上横一梁。大轮上放横舵,轴藏关键,人坐梁上,两手扶舵,足踏轴端,机动驰行,疾于奔马。梁尾有放小箱以盛行李者。出租此车,每一点钟用法‘方’(每方计银二分)又名‘福郎’(今译法郎)者若干,另有铁房为演习乘车之所。”⑧1877年9月1日,此时张德彝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在伦敦的水族馆里,郭、张一行看到了自行车表演的杂技:“二幼女各骑一双轮铁车,英名‘韦娄希贝达’(英文原词为Velocipede),前大轮周丈余,后小轮约三尺,形如口字,女骑当中,手拨关键,高下回旋,侧身扬手,决战争雄,亦陆地之飞仙也。”⑨更为难得的是,张德彝对技术革新带来的社会影响也有敏锐嗅觉:“近来街上骑脚踏车者日多一日,亦愈出愈奇。……自有此车,恐将来马车渐稀少矣。”⑩ 张德彝记述所见自行车技术时,使用了“自行车”、“双轮铁车”、“脚踏车”三种中文译名,并附有“威娄希北达”、“韦娄希贝达”英法两国当时对于自行车技术称谓的中文音译。中文音译两词因为不符合中文使用惯习,日后不见在中文世界中使用,而他翻译的三个中文译名皆对后世影响颇深,其中又以“自行车”、“脚踏车”最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