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逼孩子成为“两面派”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德育报(家庭教育周刊)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次到朋友家作客。这位朋友很让我们羡慕,自己是个实力派不说,她儿子每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

      见有客人来,她儿子从房间探出头,却立刻被当妈的斥了回去:“快去做作业,做不完不准吃饭!”

      吃饭时,她儿子不小心摔碎了碗。尽管他快速打扫了碎片,当妈的还是呵斥道:“总是笨手笨脚的,今天有客人在就算了,从明天开始罚你洗10天碗!”孩子吓得低下了头,三下两下把碗里的饭扒完,把碗放好后对我们说:“阿姨再见,我要做作业了。”说完,小猫般溜回自己的房间。孩子如此乖巧、礼貌,引得我们一片赞叹。

      下午,朋友执意要留我们吃晚饭。谁知她刚出门去买菜,她儿子立刻兔子般蹿出来说:“陪我玩游戏!”然后飞快地搬出几辆小汽车,命令我们和他一起开动。一起来的朋友动作稍慢了些,就被他揪住手打了一下并警告,那恶狠狠的眼神完全是个野蛮小子。

      后来他又赖着我们下跳棋,悔棋、赖棋不说,稍不如意就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难以相信,如此顽劣的孩子前一分钟还是那么乖巧。

      幸亏他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了,大家相约一起到公园玩。在妈妈面前,那孩子又变得非常礼貌,阿姨长阿姨短地叫我们,路上还给我们背古诗,一首接一首,让人无法相信这就是刚才那个顽劣小子。期间,他妈妈碰到一个熟人停住了,他立刻把我们拉到他妈妈视线不及的地方命令道:“快去给我买瓶饮料。不准告诉我妈妈!”

      我们虽然给他买了饮料,心里却非常不舒服。他妈妈过来看见他手里的饮料,立刻变脸说:“你敢让阿姨给你买饮料?!”

      “是她们非要给我买的,我不要,她们非塞给我!”孩子一边说谎一边威胁地看着我们。我们只好打圆场:“是是……”孩子得意地笑了。可惜当妈的一点都没注意到孩子复杂的表情,还对我们说:“有次他赖着跟大人要东西吃,回家被我狠狠打了一顿,现在他再也不敢了!”

      我只好委婉地说:“以后对孩子还是不要太严厉……”可朋友立刻打断我说:“有些家长就是舍不得打孩子,结果怎么样?娇惯出来的孩子会有什么好结果?我们家孩子犯了错一定要惩罚,而且是重重地罚,让他一辈子也忘不了,根本不敢再犯!”

      是的,孩子是不敢再犯了,可那只是在你面前。我不忍心道出事情的真相。

      行为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母亲是最细致、最有才干的雕塑家”。因为人的品德行为形成始于婴幼儿时期,经过雏形、进展、强化三个阶段,逐渐定向发展直到定型。在这个过程中若受到良性干预,则造就良性品行;若放任自流,必然顽劣成性。也就是说,顽劣的品行只是结果,因在于他成长于什么样的环境,以及接受过怎样的教育。如果在孩子品格成长的关键期家长过于严厉,不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或者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要求不一致,一个管一个纵,孩子就很容易因太过压抑,或因不知如何是好而养成“两面派”的个性,一时唯唯诺诺、自卑胆小,一时胆大包天、恣意妄为。这样不仅很难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难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为人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在教育思想上达成共识,有爱有严,在原则问题上态度坚决一致,一定要把人格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不要为了一时的痛快或所谓的名声误了孩子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