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

作 者:
辛馨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心理医生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于是,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了。那位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

      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人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更何况是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成人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犯错误,才真是不正常呢。

      孩子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等;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比如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犯。因为,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不断地改正错误,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或许,“鼓励孩子犯错”的观点会受到许多中国父母的排斥,他们会觉得这样不可理喻。其实,鼓励只是一种手段,培养孩子的“悟性”才是真正的目的。儿童的悟性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这与“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古训如出一辙。当然,这里的“错误”并不是指违法乱纪等原则性的错误,而是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因认知能力的稚嫩导致的失败、经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弯路。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以前历经了无数次失败,也可以说犯了无数个错误,才使他最终“悟”出了“钨丝”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发明了电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聪明,十全十美,希望他们永远做一个乖孩子。然而,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充满爱意的,也是错误的,自私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切勿以个人的喜好左右儿童的成长,应该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根本,辅助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统一。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孩提时代多犯一些错误,父母对此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小时候犯错是为了保证孩子在踏上社会后少犯致命的错误。

      然而,少有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每当孩子犯错之后,成人轻则一番痛心疾首的指责,重则一番惩罚和打骂,让孩子幼小的身心饱受摧残。

      父母是否想过,当孩子一开始犯错的时候,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会努力地想要改正呢?只是成长中的孩子没有太多经验,遇到一些从未发生过的事情之后,他们在新事物面前总会表现出不知所措。孩子带着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处理。这个时候,他们会出自本能地保护自己,很可能会因此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措施,从而把本想处理好的事情给办坏了,甚至伤害了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分析原因,帮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从内心里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认为永远也改不好了。这样一来,那些品行良好的孩子无端地被父母定性为坏孩子,一个个坏孩子真的就诞生了。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候,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具可塑性的时代。成人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段,在思想上正确地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犯错是因为他的无知,成人刚好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好好地教育他,这种教育对他将来踏上社会后不犯同样错误是绝对有帮助的。

      当儿童因为无知犯错的时候,成人切忌轻易给他们下定义,比如觉得他的品性有问题而轻易放弃对他的教育。父母应该恪守自己的职责,认真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其犯错误的根源在哪里,犯这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对他有什么样的危害性等。自己首先弄明白之后,再找机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心平气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做人与做事,也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过程中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但不能放任孩子犯错,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也不能时刻规范儿童的言行,决不允许孩子犯错。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而错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成人不要忽视日常言行的重要性,儿童能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尊重,长时间潜移默化的感染,会激励孩子成长,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当孩子犯错之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惶恐,如果成人在此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诚恳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孩子便会发自内心地热爱父母,喜欢向父母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快乐和忧愁,喜欢和父母协作努力,争取成功。融洽亲子关系,会孕育出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此外,成人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的时候,切莫影响到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扭打、摔东西等,更不要盲目地把怒气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其大打出手或是恶语中伤。这么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给他造成伴随他一生的心理阴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