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5)01-0095-05 “德”在先秦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范畴,其意义内涵也极其丰富和复杂。对于“德”字的含义,前人已经做了许多探索和研究,有通过音韵训诂和字形释读的方式分析“德”之义的;有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推绎德之义的;有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文献用例来研究德之义的。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探究和分析德的意义内涵奠定了基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先秦“德”字的意义内涵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从音韵训诂“德”之义 对于“德”含义的最早解释在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就已经出现了。战国秦汉时人多将其训为“得”。《管子·心术上》说:“德者,得也。”《礼记·乐记》:“礼乐皆得,所谓之有德。德者,得也。”《礼记·乡饮酒义》:“德也者,德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德身也,是故圣人务焉。”《尔雅·释名·释言》:“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广雅·释诂三》:“德,得也。”“德”又作“悳”,但许慎《说文解字》分德、悳为两字,并分别加以解释: 悳,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从直从心。(卷十下·心部) 德,升也。从彳
声。(卷二下·彳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注“悳”字曰: 内得于己谓身心所自得也。外得于人谓惠泽使人得之也。俗字假德为之。德者,升也。古字或假得为之。 又注“德”字曰: 升当作登。……德训登者,《公羊传》:何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何曰:登读言得,得来之者,齐人语。齐人名求得为得来。作登来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得来,即德也。登、德双声。一部与六部合韵,又最近。今俗谓用力徙前曰德,古语也。 可见,悳、德两字本为同一字,“悳”为“德”字的战国古文。姜昆武《诗书成词考释》说:“德字,《说文》训‘升也’。自春秋以来,德字皆为之借字,其本字当为悳。”其实“德”字来源更早,“悳”是后起之字。德的本字大量出现在周初金文中,作
。刘翔认为“德字最主要的构形,一是从心、从
,一是从心从直,后者是前者的讹变,实为同字异构。这两种形体都由小篆保存下来。许慎《说文解字》对之兼收并蓄析为两字,误以从心从
者为形声字,而以从心从直者为会意字。”[1]也就是说,德、悳两字为同一字,这已经是当前学界的普遍看法。而许慎对于“悳”的训释也就是对“德”的解释。许慎的解释也是受了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对于“德者,得也”的训诂的影响,并结合德观念新的发展而将其析为内外之分。 那么“德者,得也”的德义训诂依据是什么?即何以做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的判断呢?段玉裁《注》给我们以启示。德训为得主要依据的是声训和义训结合的原则。刘翔说:“训德为得,犹如训德为升、为登,皆由音训,古音同在职部,通假之故,实非德字之本义为升或登或得。金文里未见德、得互通之例,两者的通假互训,乃属较晚之情事。”[2]由于“德”与“得”音近而互相通假,而“德”含义中也有“获得”“恩惠”之义。故音、形、义相结合,两者构成训诂关系。 郭沫若《金文丛考·周彝中之传统思想考》说:“有德者得其寿,得其禄,得延其福泽于子孙。德以齐家,德以治国,德以平天下。德大者配天,所谓大德者必在位也。”[3]在先秦文献中,的确可以发现德与福禄、权位、赏赐、策命、名号等有密切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说,“德者,得也”的训释并不是没有依据。但是“获得”只是“德”的一个方面,只是德的结果。“得”并不能代表德的全部含义。这种音韵训诂得出的也是德的后起之义,是以后起之义代替了德之初义,将“德”训为“得”在先秦早期的许多文献用例中并不能解释得通。另外,不仅是“德”与“得”在音韵上有密切关系,“古升、登、陟、得、德五字义皆同”(桂馥《说文义证》)。“直”“德”“升”“登”“得”“陟”这几个字在经典中有着密切的语文学联系,其读音可以互训。因此,训“德”为“得”仍然是以德的后起之义结合音韵训诂得出的结果。从音韵上来说,“德”可以训为“得”,也可以训为“直”“德”“升”“登”“陟”等。学界对于“德”的初形有“直”“省”“陟”“徝”“值”等多种训释,这些文字之间有密切的音韵学联系。而“直方”“德方”“省方”“陟方”等,可能是同源的。因此,从音韵上来说,不妨将思路放得更宽一点,不必执著于德得互训,更应该关注“德”与“直”“省”“陟”“徝”“值”等词语之间的音训关系,因为,这些字与先秦早期的德字用例关系更为密切。 二、从字形训诂德之义 有些学者从字形方面对“德”字的含义进行训释,得出了另外的解释。由于金文中出现的所有“德”字,皆有一个主要的造字部件“
”,它既像“直”、又像“省”,因此,对于这一主要部件的不同解释则出现了以“直心”还是“省心”的会意原则来训诂“德”字的分歧。许慎《说文解字》已持“直心”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