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贤忠,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曾刚,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曹贤忠(1987-),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经济与产业经济,E-mail:cao5956@163.com。

原文出处:
世界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从各国城市发展历程可看出,开发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实现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与开发区的实际发展相对应,国内外学者们对开发区的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特别是近十年来,围绕开发区转型升级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论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开发区转型升级战略;开发区转型升级评价;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开发区转型升级模式;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组织关系和开发区功能转型。综合上述研究成果发现,开发区相关研究成果逐渐丰富而且呈现出高质量化,但就学科发展而言在转型升级模式、转型升级路径、转型升级潜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的拓展和完善。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4-05-13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4.03.009

       曹贤忠,曾刚,国内外城市开发区转型升级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3):83-91

       CAO X Z,ZENG G.The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tudies 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development zone[J].World Regional Studies,2014,23(3):83-91

       开发区是指为促进经济发展,由政府划定实行优先鼓励工业建设的特殊政策地区,常见的形式主要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两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各地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是我国价值链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已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开发区发展至今,在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转型升级成为其必然选择。经济学和地理学对开发区的研究逐渐从理论和效率评价方面转向功能的拓展方面。功能拓展必然要求开发区进行转型升级,开发区转型升级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实现经济转型的前沿,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发区转型升级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尤其在国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政策调整下,开发区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转型升级也面临巨大的瓶颈。探求开发区在政策、体制、产业结构、生态环境等瓶颈制约下转型升级的路径以及路径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一般集中于其评价方法、发展模式与战略、开发区转型与母城区关系、影响因素及发展方式与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

       1 开发区转型发展评价方法研究

       开发区转型发展建立在对开发区的区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评价一直是学者们致力研究的重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多学者对开发区进行评价时采用定性的方法,为当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发展形势复杂多变,且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面临诸多新因素的影响,过去定性的评价方法不再适用。近年来,学者们多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开发区进行评价,对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了综合发展评价、投资环境评价、运行效率的评价(特别是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生态环境以及功能的评价。美国的埃井雷特·M.罗杰和朱迪恩·K.拉森较早地从事了开发区评价方法的研究,他们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1],之后,在Malecki对开发区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Yeung等深入分析开发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开发区绩效的评价模型该如何建立[2-3]。

       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研究较为丰富,但也有很多学者主要是针对我国开发区的问题展开研究,比如Sean等就以我国上海浦东新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围绕创新型城市的建立进行深入的研究[4];另外,Macdonald等则第一次将较为成熟的硅谷创新评价模型引入对我国高科技园区的评价[5];关于开发区的评价指标选择对开发区的影响,Luger和Goldstein在科技园区评价过程中,发现技术创新指标的选择至关重要[6];Li Lingji等则通过建立角色模型的方法评价高科技园区的发展状况[7],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评价方法的基础工作就是指标体系的确立和定量分析方法的选择。朱立龙等建立了评价开发区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中包含8个综合指标78个二级指标,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了8个综合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8];而俞勇军等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全国45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全国经济开发区已经分化出几个不同的类别[9]。在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方面的评价方法多样,学者们采用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10]、加权平均法和层次分析法[11]、主成分分析法[12]、GIS空间模型和TOPSIS法[13]、TEDA模型[14]等。

       由于开发区的功能不断完善,已由过去单一的工业生产功能向工业生产、居住、商业等综合功能转型,所以近年来关于开发区功能和生态环境①评价的研究也日趋增多,如唐燚从增长极功能、示范区功能和扩散源功能三个方面,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了功能评价[15];聂仲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16];赵愈则运用共生能值效益率(SEBR)对生态园区的共生系统的效益率进行了有效分析[17]。

       2 开发区转型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研究

       开发区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国外的开发区包括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开发区的功能模式、开发区的类型、合理的支撑发展战略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

       开发区兴建起来以后,其发展模式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各国政府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早在1980年,Dixit和Norman围绕免税区的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了对偶法[18],但他们并没有作深入的研究。之后,随着世界很多国家免税区的建立,一系列问题开始频繁出现。1999年,Facchini和Willmann通过运用Dixit和Norman提出的对偶法,对免税区建立前后的福利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免税区的建立使得整个区域基本实现帕累托最优,远远超过了自给自足时的福利效应[18];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被公认的世界上较为典型的开发区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以及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19],这三类模式也为世界其他各国提供了丰富的借鉴经验,他们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各国建设开发区的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地区特点和时代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典型的有“苏南模式”、“广东模式”和“温州模式[20]。从发展模式来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增加区域经济总量为目标,以外资拉动为主导方式,以制造加工业为主导产业[21];曾刚以上海崇明岛为例,指出基于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和途径[22]。郑国、张小勇等基于增长极和产业集群理论,分别以北京、芜湖为例,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将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过程分为增长极开发、点轴渐进扩散和产业集群三个阶段[23-24]。王瑶将产业集群模式细分为中小企业群生型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型产业集群、中卫网状型产业集群,并对开发区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25]。Ali Pak和Farhad Majd以波斯湾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基什岛为例,认为在波斯湾自由贸易区内应采用空间计划为导向的方法进行管理,否则就难以实现和实施自由贸易区的整合发展[26];实际上,为了增加国际贸易和投资系统的财富创造效应,发展中国家早已开始普遍使用出口加工区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两个举措[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