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点空间可达性的中国旅游区划

作 者:

作者简介:
潘竟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从忆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潘竟虎(1974-),男,甘肃嘉峪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分析,E-mail:panjh-nwnu@163.com

原文出处:
地理科学

内容提要:

旅游区划对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基于景点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区划,实质是对客源地与目的地空间关系的研究。以中国A级旅游景点所在地理位置和交通可达性为依据,探讨基于可达性格局的旅游区划问题和基于GIS技术的旅游区划分方法。以可达性空间表达技术为基础,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所有A级旅游景点的空间可达性,并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服务区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服务区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旅游景点腹地范围的空间合并,并对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将全国分为9个一级旅游区、22个二级旅游区和177个三级旅游区,形成了中国旅游区划等级体系。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修订日期:2013-10-10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90(2014)10-1161-08

       旅游区划是在对一定区域内赋存的旅游资源丰度或存量、旅游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旅游发展的现状各要素客观认识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这些要素的结构相似性和分布统一性,来确定的旅游区的空间范围和界线,将地域划分为不同等级发展区域的过程[1,2]。旅游区划是旅游地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外的学者在考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从旅游区域开发的社会成本[3]、旅游兼容性[4]和旅游业发展的社会适用性[5]等角度出发对旅游区划进行了研究。国内旅游区划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从研究内容看,主要包括旅游区划的概念和分类界定、基于实际需求的旅游资源区划方法探讨、基于旅游区划的旅游资源评价等[6];从研究方法来看,早期以定性分析为主,近年来引入了因子分析[7]、系统聚类分析[8]、Voronoi图[9]等多种方法;从研究尺度看,既有针对大区域(长三角)的旅游区划[2],也有省域[10]、市域[1]和县域[11]的旅游区划。但已有旅游相关区划研究过多地关注旅游资源等单一要素的分布情况,而忽略了旅游相关要素对旅游业发展的综合作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对象多局限于单个省份、城市或区域内部,鲜见对全国范围内旅游整体区划的研究成果。区划方法上,以诠释性和描述性论证居多,缺乏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有效结合。此外,由于没有一个普适性权威的划分标准,加之行政区域完整、文化特征相似、景观类型统一等众多因素影响,使旅游区划研究陷入靠学者主观判断的处境,导致结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旅游要素是节点(景点、城镇)、通道(道路网)和面域(行政区)的集合[12],显然,区域内点状旅游要素、线状旅游要素和面状旅游要素空间组合状态的定量分析,就成为进行旅游区划的技术关键,可达性无疑是表征三者之间定量关系的良好载体。可达性的概念最早由Hansen提出[13],已在交通布局、城市规划、土地资源配置、经济格局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中国A级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栅格成本加权距离方法计算空间可达性,确定各景点的服务区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时间阀值下服务区范围变化的判断,进行空间合并,从而分级提取旅游区。以期借助GIS空间技术探讨多要素作用下的旅游区划问题,为旅游区划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数据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景点信息来源于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cnta.gov.cn/)公布的A级景点名录,在名录的基础上对因升级而产生的重复景点进行了归并,截至2012年1月9日,共有A级景点2417处(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5A级景点125处,4A级925处,3A级439处,2A级816处,1A级112处。

       空间行政边界矢量数据来自1:400万中国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通网络是实现空间可达性的基础,道路数据(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一般公路)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1∶450万《中国交通全图》[14]地图的矢量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可达性只是理论上的可达性,换言之,是不考虑交通拥挤、交通组合等方面的一种无障碍的可达性。借助ArcGIS Desktop 9.2为操作软件平台,对图形数据统一投影到ALBERS等积圆锥投影系(Krasovsky_1940_Albers),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层矢量化,存储于地理数据库中。

       1.2 可达性测度

       景点可达性定义为在特定时间段内,从该景点出发向其周边出行,所取得出行距离的平均值[15]。本文采用GIS栅格耗费距离计算可达性,能较好地模拟出区域任何一个点的可达性。在栅格数据上借助最短路径法计算每个网格(GRID)到某个目的网格的最短加权距离,称为“累积耗费距离算法”。该方法目的在于将栅格数据抽象成图的结构加以计算,公式为[16]:

      

       式中,表示第i个像元的耗费值,是指沿运动方向上的第i+1个像元的耗费值;n为像元总数。式(1)中的上分式表示通过代价表面垂直或平行的方向上进行代价距离的计算;下分式表示通过代价表面的对角线方向的代价距离的计算。

       首先用1km×1km栅格网将原矢量底图栅格化,整个中国大陆区域有效网格共9451423个。不同地表类型具有不同的出行速度,设定时间成本数值的参考为平均出行1km大约所需要的时间(min),对不同的道路赋予不同的速度。根据2010年中国不同等级的铁路里程和速度标准,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17],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18],本文采用表1所示的时间成本值。将水系经过的栅格设为阻隔栅格,其值设为空值;设定没有道路通过的连续陆地的默认出行速度为12km/h,即表示步行经过栅格区的速度。根据成本值,从基础数据库中提取空间要素,分别建立矢量要素层,赋予成本属性后,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栅格数据的取值即为成本值;对各层时间成本值栅格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得到空间地物的时间成本栅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