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班不是不好,不是不能上,只是首先要学会了解孩子,千万别让兴趣班扼杀了孩子的天赋。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想把他们培养成为我们想象中多才多艺的全能儿童,而忘记了他们是我们的孩子。 兴趣班成为想象力的牢笼 8岁的小亮从兴趣班回家,举着一张画对我说:“妈妈你看,我画得多棒。”我拿过画来,上面画的是一幢灰色房子,旁边绿树成荫,前面是蓝色的池塘,池塘边有红彤彤的花和笑眯眯的孩子。 拿起笔,我照样画了一幅,不过房子是深紫色,树是蓝色,池塘是莹蓝,花儿是粉蓝的,小孩托着腮在沉思……小亮惊呼:“妈妈,不是这样的,房子不是紫色的,还有树和池塘,小孩子应该是微笑的。” 我看着小亮,笑道:“妈妈画的是夜晚,夜晚的墙可以是紫色的,树也可能是蓝色的。你也可以认为妈妈画的是梦境,沉思的小孩子也很好啊。这幅画,美吗?”小亮猛点头。我告诉小亮,房子不一定是灰色,树叶还有别的颜色。我找出上次和他一起在小区玩耍时拍的照片,那是一堆秋天的落叶,经过对比度处理后的画面非常艳丽,落叶有绿、粉、紫、蓝、咖啡色。 “而且我最喜欢你思考的样子,你也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开心的,对吗?”我问小亮,小亮点点头,低声道:“我今天有点不开心,画画的时候老师批评我了。我画的房子是歪的,这是我后来重新画的。” 我听了心里危机感顿生,难道我花了一笔不菲的费用,换来的竟然是一个关着小亮想象力的牢笼? 打开电脑,我找到比萨斜塔的图片给小亮看:“你看这个塔也是歪的。”小亮摇头,“我画的是房子,不是塔。” 我又找出西伯利亚斜屋的照片,对小亮说:“西伯利亚的很多房子都是歪的,因为那里有很厚的冻土层,一旦冻土表层松了以后,地基就会变得很松软,房子也就会歪了。” 小亮张开嘴看着这些图片,惊讶道:“还真有歪掉的房子啊。”我告诉小亮,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在他了解的范围之外,也超出老师掌握的内容,所以他可以尽情想象。 晚上,亮爸下班回来,听我说了今天的事后,问:“我们还有必要让他继续上兴趣班吗?”我心头一跳,我从没想过不让小亮上兴趣班,也似乎没有家长这么做。 他需要的只是肯定 兴趣班是小亮自己要学的。开学的第三天,小亮放学后拿回了一张报班表,跆拳道、美术、舞蹈、音乐、陶艺……各种兴趣班都有。 我看了看,问小亮:“你想报吗?”小亮正在一旁玩玩具,听我这样问,头都不抬地说:“想啊。” “你想学什么呢?”我认真地问他,虽然小亮是我带大的,但他似乎对什么都感兴趣,我还真的没有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点。 小亮放下玩具想了想,响亮地答:“什么都可以。”我顿时哑然,再看看单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字,不免头大,再问:“那你为什么想上兴趣班啊?”小亮毫不在意地说:“别人都上,如果我不上的话,会被人看不起的。”最后小亮选了围棋和美术,因为这两门课不像跆拳道那么辛苦,一个时间在上午十点,一个在下午两点,不会耽误他早晨睡懒觉。 没想到才学一个月,他对色彩和空间的想象力几乎被完全扼杀。换兴趣班?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各个兴趣班都打出学生获得了多少多少成绩的宣传广告,这些成绩曾吸引我,现在却让我害怕。 我把小亮叫到跟前问他为什么喜欢上围棋和美术课。小亮告诉我:“因为美术老师夸我画的线条很直,围棋老师经常表扬我听话。”原来围棋老师称赞最多的是他很乖,坐在凳子上一动不动。学围棋真的需要坐在凳子上一动也不动吗?想到这里,我脑子里出现了白眉皓发的老者,坐在石制棋盘前一坐千年的景象。 我意识到小亮不是对围棋和美术感兴趣,他只是需要这样的肯定而已,我们不能否定小亮想要的肯定,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种肯定,就放弃帮小亮寻找真正的兴趣。 亮爸听了我的分析后说:“不如先不退班,我们放弃一些自己的时间,多和小亮相处,和他一起来寻找兴趣?”我不禁眼前一亮,目前来说,这种缓冲方法是两全齐美的。 我们一起寻找兴趣 小亮的兴趣班在周六,我和亮爸把寻找兴趣的时间定在周日,最直接的办法便是去蹭课。 我们搜集了市内很多的兴趣班,一一打电话咨询有哪些课程,记下来,用心安排好试听时间。一旁的小亮很激动,知道可以和爸妈一起上课,他觉得新鲜好玩。 “我一定会比你们学得好的。”小亮兴致勃勃地说。我和亮爸对视一眼,笑了。其实我们不期待他能够学得有多好,而是希望帮他找到一门可以投入去学的兴趣,这个兴趣也许不会成为他的骄傲,却会陪伴他一生,在他快乐的时候,苦恼的时候,郁闷的时候,迷茫的时候给他一点鼓励和安慰。 或许是每周都有不同的课程,不一样的老师和同学,小亮虽然兴奋,但似乎没表现出对哪一门课程比较感兴趣,听课像是一阵风,过了就过了。于是,我和亮爸决定换一种方式,带他走出城市,看看天空,拥抱一下大自然。 接下来的安排很紧凑,我们带小亮去小溪边钓鱼,然后去爬山,再去沙滩边堆了一天的城堡……这些活动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小亮。 钓鱼时,小亮会忽然问我:“妈妈,你知道人是由鱼变化来的吗?”在我印象中人是由猿猴进化来的,但小亮说:“地球上最先有鱼类,可是后来水枯竭了,鱼就逼着自己适应了陆地的生活,就渐渐变成了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