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族源叙事及其社会文化情境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文海,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以血缘意识为基础的族源传说大都具有神话、半神话之特征,它以其特有的方式传递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依归。在中世纪早期,通过《弗莱德加编年史》等著作的铺陈,法兰克人将其族源与上古时期的特洛伊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法兰克人“特洛伊族源说”。对于这类族源叙事,不宜简单地以真伪论之,而应将之放在社会文化史的视野下予以审视。“特洛伊族源说”之所以在这一时期以其特定的形式与内涵出现于法兰克国家,既是法兰克社会、文化、宗教及族群走向综合与融通的一种反映,也是进一步推动法兰克社会聚合、增强法兰克集体意识的一种途径。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5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4)10-0093-10

      对于以血缘意识为根基的族群共同体而言,族源传说是个亘古不息的长效命题,不论其具体形态如何,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依归。就西欧中世纪前期的法兰克人(Franks)来说,其族源传说是与上古时期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Trojans)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于这一传说,虽有多个版本且在细节上存在诸多差异,但其基本架构是一致的,即,在与希腊人的战争(即“特洛伊战争”,约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初)失利之后,特洛伊人流散各地,其中一部分人以“法兰克”为族名,历经辗转,来到莱茵河畔,并最终入主高卢。

      就口头传承角度而言,法兰克人“特洛伊族源说”的最初源头似已无从稽寻,因此,后世之人只能从落笔于纸的文字材料中去探寻它的来龙去脉。从留存下来的早期文本来看,最早将特洛伊人明确视为法兰克人先祖的著作是7世纪中期成书的多卷本史书《弗莱德加编年史》(拉丁文Fredegarii Chronicorum Liber,英文Chronicle of Fredegar),该书先后两次对这一族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不过,这两份描述在视角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大致可以将之视为两个版本。8世纪前期,佚名著作《法兰克人史纪事》(拉丁文Liber Historiae Francorum,英文The Book of the History of the Franks)又以殊然有别的笔触为法兰克人描绘出第三幅“特洛伊族源”图。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以上述三个版本为基础的“特洛伊族源说”一直被法兰克人及其后继者法兰西人作为“信史”而代代相传。[1]

      及至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人文主义学者开始质疑“法兰克人起源于特洛伊人”之说的历史真实性,并在文化界取得较为普遍的共识。但是,在随后的绝对君主制时期(17、18世纪),基于和东邻日耳曼人争斗之需,原本已经坍塌的“特洛伊族源说”再次被官方确立为不容置疑的“信史”,不过,其赖以存在的“史学”根基已大大动摇。[2]到了19世纪及20世纪中前期,随着科学主义历史学的畅行与兴盛,由《弗莱德加编年史》及《法兰克人史纪事》等著作系统阐发出来的法兰克人“特洛伊族源说”再次受到清剿,要么被视为“无稽之谈”,要么被定为“胡编乱造”。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还是有一批学者广泛搜集考古学、古典学、地名学、人名学等方面的零星材料,以证明法兰克人的这一族源传说并非“弗莱德加”等人的凭空捏造。[3]

      “特洛伊族源说”是以“信史”面目出现在《弗莱德加编年史》及《法兰克人史纪事》等中世纪早期法兰克史书之中的,因此,从学理上说,近世以来的历代学者从叙事信度的角度对之展开剖析、甄别、质疑与批判,是近代史学逐步走向成熟之后的必然结果,它有助于人们更加精准地认知法兰克人的早期历史行程。不过,对于“特洛伊族源说”的探讨如果仅仅停留在分析其是否真实这一层面,则是远远不够的。不论其所述内容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这一族源传说本身终究实实在在地横亘于法兰克人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从社会文化史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它从其特有的层面,真实地展现出这一时期法兰克人的社会生态、族群意识和政治诉求。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特洛伊族源说”即便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也照样具有无可置辩的社会文化史价值和政治文化史意义,此即当代历史学意义上的所谓“同情性理解”。因此,在法兰克社会文化传统这一特定语境中,对于“特洛伊族源说”的解读,其关键已不在于这一传说是否符合史实,而在于它是以何种方式构建的,它要表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先后不同的版本之间有什么差别,出现这类差别的原因何在,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来进一步探究法兰克人的这一族源构建与西欧中世纪早期文化传统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这样的释读,对于法兰克人之所以要将自己的先祖归之于既远且古的特洛伊人这样的问题,或许也就不会觉得那么神秘莫测,对于法兰克社会的理解也就会更加立体、更为全面。

      一、法兰克族源叙事的第一文本

      如前所述,关于法兰克“特洛伊族源说”,存世的最早文本是多卷本《弗莱德加编年史》。“弗莱德加”(Fredegar)是近代早期西方文献学家为这套编年史著作“设定”的编撰者名字,至于其编撰者是否真的名曰“弗莱德加”,甚至这套史书是否为同一个人所编撰,至今尚无定论。①不过,基本可以肯定的是,这部编年史书最终完成于7世纪中期。这套史书包含6部编年史,其中,前5部是对已有编年史或其他史著的摘编和补充,第6部则是由“弗莱德加”个人编撰的史书。后来的中世纪编年史家将这6部作品整合为4卷本史书,其中,5部摘编补充类史书被置于前3卷之中,“弗莱德加”亲自编撰的“第六编年史”则被列为第4卷。②

      有关法兰克人“特洛伊族源说”的第一文本出现于《弗莱德加编年史》第2卷。该卷史书的底本是成书于4世纪的古罗马史书《编年史》(Chronicon),其原作者是尤西比乌(Eusebius,约260-340年),以希腊文写成,涵盖时段从“创世”至4世纪早期。尤西比乌的这部作品后由哲罗姆(Jerome,约347-420年)译为拉丁文,并增补了325-379年间的罗马帝国史。在尤西比乌与哲罗姆“合作”完成的这部《编年史》中,曾有述及特洛伊战争以及幸存者西迁之事,在“特洛伊陷落后的第一位拉丁人国王”标题下,有这么一段文字:“特洛伊陷落之后的第三年,亦有人说是在特洛伊陷落八年之后,埃涅阿斯(Aeneas)统治了拉丁人,历时三年;这些拉丁人后来被称为罗马人。”③《弗莱德加编年史》第2卷就是在这段文字的前后开始其“法兰克人起源于特洛伊人”这一族源铺陈的,其中,最具文本价值的说法主要集中在第4、5、6、8这几节当中。鉴于这几段文字对于法兰克人的“特洛伊族源说”具有无可替代的源头意义,为明晰其来龙去脉,这里有必要撷其要义,转录如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