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峰,宋悦,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原文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内容提要: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任务、职责和使命,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大学生成才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优化教育环境、深化教育内容、强化社会实践、内化自我教育、转化评价机制这五个方面入手,来真正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培育。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4)11-0136-004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在现代汉语中“责任”有两层含义:(1)分内应做的事;(2)做不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失。[1](P91)可见,责任是一个人在一般行为规范和主导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应该做的事。它以观念的形式植入个体内心深处并形成一种积极的行为态度。我们把这种态度称为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或责任意识。它是指个体在道德活动中,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反映个体对任务负责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明确归因。它的强弱决定道德任务的完成程度以及在没有完成时个体感觉到有过错或罪过的程度。

       根据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等人对责任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复杂的责任体系大致分为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社会责任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承担的任务、职责和使命。[2]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成员,无论以何种角色出现,都应该尽可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应该做出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自我责任即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思想、言论、行为及身心健康负责。社会责任感,是指公民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它包括崇高的情感、坚定的意志以及对社会义务和自身权利的自觉认识。[3]从狭义上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指大学生对于除自我以外的他人和群体的责任意识;从广义上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也包括自我责任感。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重任,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更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是可担当的一代。在各项重大事件面前,特别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奥运会和大冬会志愿服务工作中当代大学生尽己所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体现了当代大学生乐于助人、甘于奉献、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勇敢和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几年来,在大学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为救他人而身受重伤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当代大学生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风范。

       但是,由于当下家庭教育的空缺与错位、西方一些错误思潮的涌入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冲击、学校教育的内容和体系不健全,以及学生个人自身等原因,在一部分大学生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重自我责任,轻社会责任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尊严,其自我责任、自我意识、进取精神和成就欲望明显增强,但部分大学生在自我责任明显增强的同时却忽视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学习观方面,一些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今后能自食自力,谋求一份理想职业,或者提高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方面的考虑则较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幸福观方面,多数大学生都认为幸福在于爱情美满、家庭和睦以及拥有财富和地位;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到幸福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在于为他人奉献。这些都表明部分大学生更倾向于对自己负责而较少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

       2.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当代大学生是具有理想的一代,但还有部分大学生更多地关心自己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而忘却了自己作为社会的一分子,还应对集体、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们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自己负有历史使命的正确认识,以及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

       3.重个体价值,轻社会价值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笔者认为社会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以爱护他人、关怀他人为高尚的职责,以奉献社会为最大的乐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增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提高了社会竞争力。但是受到市场经济和价值发展的影响,有部分大学生没有将个体价值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仅仅考虑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更加关心自身发展的状态和实际获得的利益,首先考虑实现自身的价值,而自我的付出对集体、社会和国家会带来什么影响则考虑很少。

       4.重自我约束,轻服务社会

       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社会责任感可以分为高低两个层次,第一层被理解为一种自我约束,即不做对社会有害、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尽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这是较低的层次;第二层被理解为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回报,具体表现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有奉献精神,自觉为社会服务,这是较高的层次。但是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只停留在“不损人”而尽量“利己”的“不作为”层面,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没有达到主动助人、以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层面。一些大学生在面对他人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时,多会采取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能很好地履行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