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知识集成的ITRI网络型模式研究

作者简介:
菅利荣(1968- ),女,内蒙古集宁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管理预测、评价与决策理论方法;刘思峰(1955- ),男,河南平舆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灰色系统理论、科技创新管理;张瑜(1980- ),女,江苏常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知识管理;于菡子(1988-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金怀玉(1974- ),男,安徽蚌埠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评价;李培哲(1981- ),男,山东滨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管理(江苏 南京 210016)。

原文出处:
科学学研究

内容提要:

产业技术研究院(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ITRI)是聚集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众多创新主体,集科研、产业、资本、教育及科技中介服务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为了有效地打通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与推广之间形成有效的连接通道,本文基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实践,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整体视阈,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学术界、科技服务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之间集成隐性知识和编码知识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络型模式。主要包括:探索了不同类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并分析了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间的集成关系;设计了团队矩阵式组织管理结构及运作机制。提出的模式可为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代号:C31
分类名称:创新政策与管理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字号:

      自20世纪末,大学开始从传统致力于知识输入与输出的第二种模式“知识工厂(knowledge factory)”转换为与多个网络相交的第三种模式“知识集成中心”[1][2],随着大学角色的转变,一些学者对大学这种新型模式进行了研究。Youtie和Shapira[3]讨论了Georgia Tech大学的ATDC(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ATDC聚集了众多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不仅提供了孵化设备、催生了资产分拆公司,而且通过综合提供种子资金和服务帮助创立新兴公司。日本的TAMA(Technology Advanced Metropolitan Area)通过为高校和企业减少搜寻与讨价还价的费用、帮助建立与协调研究团队、竞标R&D基金,组织商业展销会及管理虚拟实验室等,促进了产学研间的知识集成与转移[4]。由剑桥-麻省理工大学(Cambridge-MIT Institute)联合建立的KIC(Knowledge Integration Community)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组织,CMI吸引了世界上两个领军大学的研究能力,且通过其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探索建立起了一种知识交流系统[5]。

      为了深化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一些省市开始学习和借鉴国际著名知识集成机构建设的经验,围绕产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与转化,涌现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例如,四川省于2010年成立了第一家以促进新能源领域政产学研合作发展为目标的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2010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以新兴产业为主旨的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自2010年开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了1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于2013年12月进一步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质上承担了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的角色。

      尽管中国各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不乏一些新的探索和举措,总体而言,尚处于初创阶段,有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多限于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意义[6-8]。根据本课题组的实际调研,多数产业技术研究院对自身的发展定位、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等不够清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作过程中,有的类似于科技园,有的类似于研发机构,有的更多承担着孵化器的角色,有的与原先的部门研究所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等,难以体现其比较优势。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总结[9][10],及产学研合作中某些方面的探索,如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系[11]、知识产权冲突[12]、法律与政策制约[13]、知识网络结构的鲁棒性[14]、知识转移的超循环系统[15]、产学研协作创新网络的特性[16][17],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18]等。这些文献多是微观层面的研究,且一般是基于传统的产学研协作模式,难以满足需要学科交叉、众多产学研机构协同创新及技术转移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需求。本文基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实践,以跨组织知识集成组织的整体视阈,构建了一种可以在学术界、科技服务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之间集成与转移隐性知识、编码知识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络型模式,以期为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定位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更高级的模式。由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2012年7月江苏省科技厅在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层论坛,结合本课题组对国内外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的研究,将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界定为:以前瞻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级为目标,集创新、资本、创业孵化与科技中介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产业技术研究院较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如下特性:研发、转化及应用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技术的引领性、支撑性及学科的交叉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复合性;科技中介服务的集成性,跨组织知识集成的网络性等。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对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依托的创新主体或支持主体,可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划分为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及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类型。

      (1)大学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

      大学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主要依托研究型大学、研究院所,根据大学(研究院所)学科优势以及区域资源,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其技术基础研究为核心任务,进行研发、成果转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通常以一所或多所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为核心,通过其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参与,集成创新链各环节的信息、资金、人才、政策等资源,以应用为牵引进行基础、应用研究,目标是产生突破性科学成果,又可以迅速进入产业化过程,使科学知识和商业价值合二为一,同时,提供复合型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和研发服务。例如,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可划为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苏州纳米研究所、苏州大学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纳米产业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的优势,重点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开展工程化研发、企业孵化和成果产业化。

      大学主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既可以定位于营利性组织,也可以定位于非营利性组织。如果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大学(研究院所)来进行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基础研究,研究经费一般来自政府和一些仅用于维持自身设备、人员、实验室运转的合同收入,那么研究院可定位为非营利性组织;如果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大学(研究院所)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企业,并且获利较多,则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定位为营利性组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