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发达国家极其重要的科技制度创新,被称为“发明的工业化”[1]。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产学研体制创新和技术产业化方面呈现出较大转变的同时,依然存在着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高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还处在探索阶段,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思想认识、发展定位、建设模式、体制机制等诸方面问题[3],尚未形成明确清晰的功能定位和规范的运行体系。 虽然部分走向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这些企业孵化器重在于对创业型企业的风险投资,通常没有将精力集中于能够确保其竞争优势的技术服务方面[4]。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院的孵化器多为直接对现有内部技术进行孵化培育,形成一个从技术研发到企业培育的封闭系统,无形中降低了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的公信力,在自主孵化的技术与对外公共转移的技术之间形成一道边界,产生了自主企业孵化体系与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的冲突。 2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理论与实践 要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必须经过复杂的技术转化系统,一般分为:研究开发阶段、中试阶段、商业化与产业化阶段[5]。这样的技术转化系统既区别于大学的科研教学又区别于科学院的国家战略基础研究,需要一个独立的专门的研究机构来承担起从大学基础研究到企业商业化运用的应用技术开发过度研究。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这样一个技术创新与转化的核心纽带,链接于各种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既具有雄厚的科学技术积累,又熟悉掌握市场动向,是克服技术从学院走向生产线这道“死亡谷”的最佳途径。因而,产业技术研究院被作为技术产业化的主要载体,成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的重要支撑。 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不同的国家分为行政性、市场性和社团法人组织,其特征与功能却十分一致。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以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级为目标的研发机构[6]。它的作用大致可总结为杠杆作用、桥梁作用、填平死亡谷作用、完善创新体系作用、抢抓机会窗口作用等[7]。 事实上,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实践方面早已取得丰富的经验和实战成果。自20世纪中期,技术创新在企业竞争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各技术发达国家以及东亚新兴工业经济体纷纷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专注于具有市场前景的应用技术研发。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澳大利亚科学产业研究院、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德国弗朗霍夫工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业技术研究院。 尤其是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在促进中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与产业化的追赶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被誉为台湾中小企业的创新引擎和台湾科技产业成功的推手。它由政府推动于1973年成立,多年来始终坚持非营利性公共关键技术服务目标[8]。不仅通过创意中心辅导台湾中小企业如何开展技术创新,而且主动将自己成熟的科研成果以独家专利转让的方式向企业招标拍卖,帮助解决中小企业技术研发难题[9]。已经连续4年获得“R & D 100Awards”评选出的全球100项具重大创新意义的商品化技术奖;目前已设有北美、日本、欧洲和俄罗斯4个分支机构;并成功孕育了台电、台积电、台湾光罩等世界知名企业[10]。经过近40年的积累,它已成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公共技术研发服务机构之一。 3 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现状 3.1 背景 目前我国各种专业类与综合类大小不等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已经数百家,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和大学(或科研院所)主导型为主、企业主导型为辅,并经过科技体制创新与改革逐渐走向了地方政府领导、市场化独立运营为主的发展道路。它们集中于应用技术研究,致力于技术转移和产业化,但是由于正处于发展初期,不得不谋求自身的盈利和生存。于是企业孵化器模式成为我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主流,而公共技术服务模式被暂且搁置于次要地位。 3.2 企业孵化器模式的成功探索 企业孵化器模式是通过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或中小企业的培育孵化,而实现对技术的产业化过程。它以融合产学研资等创新要素、培育孵化高科技创业企业为重要途径,聚集产业资本为投资体系;较好地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产业化功能,培育了一批科技企业;实现了技术循环和资本循环的良性互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11]。 针对我国传统研究机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应先通过技术体系研发出富有市场潜力的技术成果,然后经过孵化体系培育高速成长和充满前景的新创企业,再依靠资本体系将新创企业扩展为该产业领域的核心企业,最后实现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过程[12]。在这种产学研合作的“综合创新体”模式下,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创新产业链上的各要素整合集成,形成了一种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和稳固的科技产业化链条,完成了以技术进化为核心向以制度进化为核心的转变[13]。这种新的孵化器产业化模式充分发挥出了科技与金融的聚变效应。 3.3 公共技术服务模式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