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化产业研究论纲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泉根(1949-),男,浙江上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青少年文化产品是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文化载体,具有时尚性、先锋性、流行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彰显青少年特点的价值与认知体系,又是青少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青少年文化产品包括两大系列:一是专为青少年创作、生产的产品,如青少年文学、动漫、少儿影视;二是虽不专为青少年生产、但却为青少年广泛接触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在中国社会文化和青少年文化发展变迁的大格局下,全方位、多维度地考察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青少年主体生命建构的深层影响;梳理和探讨青少年文化产品主要门类及其属性,重点探讨最受青少年欢迎同时也是对青少年身心影响最大的青少年文学、影视、动漫、数字化产品等四大门类;在充分认识与把握青少年文化产品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多学科的学术资源,思考青少年文化产品的引导策略与改进措施,对于促进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与社会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5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14)06-0137-08

       一、青少年与青少年文化产品

       青少年是文化产品的最大受众,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与传播接受,直接关系着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文化产品包括两大系列:一是专为青少年创作、生产的产品,如青少年文学、动漫、少儿影视;二是虽不专为青少年生产、但却为青少年广泛接触的产品,主要是数字化产品。总而言之,进入新世纪以来,深刻影响当今青少年的文化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青少年文学,包括青春文学、幻想文学(奇幻、科幻、魔幻)、绘本;二是电影电视,包括主流电影、儿童电影、电视剧、娱乐节目;三是卡通动漫,包括动画片、漫画书、动漫延伸产品;四是数字化产品,包括网络文学、网络音响、网络视频、网络社交(微博、社交网站、QQ等聊天工具)、网络游戏、新媒体(智能手机、电子书)等。

       青少年文化产品是以青少年为消费主体与接受主体的文化载体,具有时尚性、先锋性、流行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既彰显青少年特点的价值与认知体系,又是青少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多元传媒的超常规发展,当今青少年文化的生产消费和接受处于一个特别活跃、复杂而又亟须探讨和引导的时候。

       一方面,高科技、信息化、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极大满足了青少年选择、接受文化的途径和需要,真正获得了社会文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享受到了精神阅读的自由和快乐。但另一方面,多元文化格局的碰撞与市场化、消费化倾向,又使青少年在即时与长远共存、自由与重负共生、批判与消费共在的背景下发展价值观面临多重困境。网络与数字化产品等带给当今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已经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与警惕的时候。

       研究表明,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动漫、数字化产品,会从根本上改变其价值观,导致人生理想错位、个人主义抬头、思想道德滑坡、价值信仰多元;同时也会改变青少年的认知方式、社会行为,导致社交能力减退、语言陌生化(如网络“火星文”)、性格孤僻(宅男宅女现象)。

       调查表明,目前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成人色情有关。对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认知能力和成熟人格尚未形成的青少年而言,网络及其数字化产品中的成人色情与暴力信息,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青少年生命主体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诱发堕落与犯罪的陷阱。

       当今青少年文化产品多元复杂的严峻现状,需要我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并能作用于实际。一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地探讨当今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传播现状、接受现状,即多元文化与多样传媒格局下的当今社会发展变迁最终形成了一个怎样的青少年文化;二是深入阐释这种先锋性与时尚性、消费性与欲望性并存的青少年文化产品的新形态、新特点、新趋势,探讨青少年文化产品对青少年的主体生命精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于构建中国和谐社会、复兴中华民族的深层次作用;三是立足于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青少年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目标出发,调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艺术学、社会学、语言文学等多学科学术资源,探讨青少年文化产品的存在问题与深层次原因,提出有学理深度与实践意义的引导策略和思路;四是通过以上综合研究,丰富具有中国特色与鲜明时代性的中国青少年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为有关部门提供具有充分现实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

       由于青少年文化产品既涉及青少年问题,又涉及文化问题与文化产品问题,因而这方面的研究属于跨学科性质的综合研究,既有理论观念,也有具体实证与实践问题。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考察,专门研究“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尚是一个薄弱环节,更缺乏对我国当今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现状分析与引导策略研究。

       我们要充分立足于新世纪以来青少年文化产品所凸现的新的文化生态和形态,在中国社会文化和青少年文化发展变迁的大格局下,全方位、多维度地考察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对青少年主体生命建构的深层影响;梳理和探讨青少年文化产品主要门类及其属性,重点探讨最受青少年欢迎同时也是对青少年身心影响最大的青少年文学、影视、动漫、数字化产品等四大门类;在充分认识与把握青少年文化产品生产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调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学术资源,提出青少年文化产品的引导策略与改进措施,以期促进青少年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

       二、青少年文学

       青少年文学是基于受众对象的年龄特点形成的文学品类。该概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取得合法地位,在我国大致生成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当下中国青少年文学中的青春文学、幻想小说和绘本。“青春文学”概念在我国诞生于21世纪初,因以小说创作为主,也被用来指称青春小说。其特质在于,以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为叙述主角,展现他们丰富、驳杂的成长故事。“幻想小说”是幻想文学的一种。《牛津世界儿童文学百科》认为:“与口头传承的文学不同,它是指由特定的作家创作的,通常拥有一个长篇小说的长度,包含了超自然、非写实要素的虚构文学。”幻想小说已成为当代青少年流行的阅读对象。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又称图画书。绘本之译,源自日文。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中定义如下:Picture Book是通过一连串连贯的图画与相对较少的文字(有时没有文字)互相结合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的儿童书。我国较多使用绘本一词,突出其手绘的个性,印制、装帧的精美和艺术、文化的内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