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4)06-0100-07 “亲密关系是人类经验的核心所在,能够满足人们对归属和关爱的基本需要。”[1]然而,随着激情在公共领域发生嬗变的同时,私人领域中亲密关系的情感也在悄然生变,其中尤以爱情法则的转变最为明显。虽然学界对于亲密关系的定义较为宽泛,但两性间的爱情关系无疑是最典型的亲密关系,研究也多直接将亲密关系具象化为爱情,故本文中的“亲密关系”被限定在“爱情”范畴。在当代中国社会,快速的变迁正在打破以往的各种传统,人们的情感体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本文所谈论的正是以爱情为代表的亲密关系在当下中国社会的变革,尤其以青年亲密关系为代表。在这个流动成为常态、个体成为核心的时代,爱情充满了各种变数,青年爱情正在进行一种“超市化”的转型。 一、现代性中的爱情流变研究 晚近西方的社会学家,开始针对现代性中的爱情流变著书论述,这揭示了现代人在爱情中遭遇困难与迷惘的社会现实。吉登斯从情感民主化视角论述爱情的流变及其原因。[2]贝克夫妇则主要从个体化视角来研究爱情流变,[3]鲍曼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消费主义视角出发,强调流动性。[4] 我国学者也对爱情流变作了一定的积极探索。在对当代中国城市婚恋观的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徐安琪等人提出,尽管青年人中婚后不可离异的意识已淡化,但社会规范依然强调良性的家庭职责和婚姻道德。[5]阎云翔则根据在中国乡村的田野研究材料指出,青年择偶经历了一场浪漫革命。[6]就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性观念的变迁来说,李银河与潘绥铭都作出了积极的关于“性革命”的论断。[7] 整体来看,国内关于爱情流变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但囿于时间范畴有限等原因并未勾勒出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社会亲密关系的转型轨迹,并且较少关注转型背后的深层逻辑。 本研究以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婚恋杂志历时性的内容分析来研究亲密关系的转型。资料主要来源于《爱情婚姻家庭》与《恋爱婚姻家庭》这两本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的杂志,这两本杂志是根据纪实性、影响力等要求从婚恋类杂志中挑选出来的。通过对历年杂志的梳理发现,改革开放后我国青年爱情发展主要有三个阶段,据此对两本杂志在相应时期内的内容进行典型抽样以作具体分析,并按照爱情观主导话语与爱情纪实两大范畴梳理。爱情观主导话语是指具有话语主导权的言论与叙事,在杂志中表现为引言、编辑评议与编读往来;爱情纪实则是指真实的个体的爱情行为与主观体验,在杂志中表现为读者来信与爱情经历稿件。在范畴梳理的基础上,对样本内容进行简单降维分析,形成各阶段的特征,进而通过阶段间的比较总结出中国青年爱情流变的转型方向。 亲密关系的叙事一般呈现出两种形态:主导型的公开叙事与普遍性的个人叙事。主导型公开叙事指国家意识形态与其他具有话语权的叙事,基于经济、政治及社会等结构博弈建构爱情理想与爱情话语;普遍性的个人叙事则指来自生活情境中的个体性的爱情叙事。主导叙事与个人叙事相互影响、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爱情生态。以往的研究常局限于某一种叙事,本研究力图通过“主导叙事——个人叙事”的框架,剖析中国青年亲密关系三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与特征变化。 二、20世纪80年代:自主的社会主义现实爱 (一)特征:自主性、社会性、稳定性、私密性 考虑到文化惯性的滞后性,为避免转折节点的不成熟性,选择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爱情婚姻家庭》杂志的样本进行爱情观主导话语与爱情纪实两大范畴的分析。分析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爱情观的主导话语中,青年爱情首先被期待为高稳定性的,强调爱情的专一、忠贞以及道德责任;其次,爱情被宣传为一种去利益化的情感;再次,爱情的基础是对国家与社会的共同理想与追求,爱情与事业是一体的;最后,爱情被给予隐私性,不提倡公开性。除了这些较为传统与集体化的爱情理念外,主导话语中还出现鼓励自主,要求打破封建禁忌的内容(见表1)。可见,在这一阶段对于主流爱情话语的构建中,国家不仅从促进社会稳定与建设的角度出发,还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去传统化。
对于属于私人叙事范畴的爱情纪实部分,主要从爱情纪实的领域与主题、爱情纪实的主体体验以及爱情纪实的关键词等三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在爱情纪实的领域与主题中,核心领域主要有爱情与事业、择偶方式、婚恋选择、婚恋相处以及异地相思等方面。结合主体体验的内容,爱情与事业主题下的稿件基本都在强调爱情在事业中得到发展与圆满,这再次证明了20世纪80年代的爱情是与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具有社会性;择偶方式主要集中在相亲与介绍领域,但根据主体体验内容可以发现,自主权大大提高;在婚恋选择方面,爱情的重要性凸显;在婚恋相处方面,青年多表达与表现出郑重、谨慎的态度,稳定性较高;对于偶发的婚外恋行为,则坚持批判态度,主体体验也多为忏悔并主动结束,欲望在爱情中尚未凸显(见表2)。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爱情仍主要处于低公开度的状态,公开求爱被认为是可耻的,公开征婚多受非议(征婚多匿名)。在此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简单的降维分类分析发现,20世纪80年代爱情纪实的关键词主要落在自主性、稳定性、社会性与私密性四个维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