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材:妥协收场 对于孩子玩手机,大多数家长估计都是恨得牙痒痒。可是,想一想,这手机当初是谁给买的? “拗不过他呀!”“不买不行呀,不买就耍赖!”“本想顺了他,他就能安心学习,没想到会这样。”很多家长也很无奈。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真的需要手机吗?父母都会摇头:真不需要!甚至也知道,这个东西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父母最大的理由,其实就是手机影响学习,但是很多人却没有坚持这个最重要的理由,而是夹带焦虑、冤屈等不当情绪地加以拒绝。 比如,“这差的成绩还想买手机,没门”“整天只知攀比,学习上怎不和人比”“我们家哪能和别人比,能让你吃饱穿暖就不错啦”,顾左右而言他,将其他理由扯进来。 这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继而争辩。最后,要么是亲子关系僵持,要么是家长投降,买个手机息事宁人。这都不是理智的办法。 正面教材:成功制止 对于同样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以下场景—— “妈妈,我要买手机!” “学生不必要手机!”(开宗明义,亮明自己的观点。) “全班同学都有!” “他们都买,我们也不买!”(不管这是真是假,我要坚持原则。) “为什么呢?” “学生重在学习,不需要手机!”(始终坚持这一点!不需要找太多的理由。) “我没手机很丢脸。” “那个脸也丢定了!我再说一遍,学生以学习为重。”(态度坚决,没有可商量的余地。) “真是!” “我和你爸已经商量了,手机坚决不买!你在家,用座机;在外,打公用电话。”(将父亲拉进来,坚持的力量进一步巩固;同时,将其他的理由堵上。) 儿子老大不乐意,但还是乖乖地进房间做作业。 拒绝之道,谨记四点 面对孩子的不当要求时,这个妈妈的方法值得借鉴。她坚持原则,并且反复强调,孩子找不到机会攻击,只好从命。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第一,自己坚持的原则是客观的、正确的,是早就定好的,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而不是带情绪性、临时性的,或者只和父母利益相关的,比如“手机太贵……学习不好”“父母没买手机,你也不能买”等,这些理由都不够充分,孩子不会认可。 第二,语气要柔和,但态度要坚决。要让孩子明白,你拒绝他是因为有原则,而不是你情绪不好或者他表现不好。父母越平静,态度越坚决,孩子反抗的时间越短。 第三,坚持既定的方向,不能让孩子牵着鼻子走。比如,那位理智的妈妈,面对孩子说“没手机真丢脸”时,她没有陷入“什么叫丢脸?丢脸算什么?大人咋不觉丢脸”等误区,只是用一句“那个脸也丢定了”将孩子的理由驳回,继续自己既定的原则。 第四,扩大统一战线,形成阵势。比如,将父亲或母亲的力量拉进来,让孩子明白,此事已定,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孩子眼头亮着呢,知道无力回天,就会乖乖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