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你希望孩子更好,更优秀,于是把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并用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塑造着孩子的未来。然而你知道吗,你的爱或许在伤害孩子,并且影响着他的未来。这就是我们说的:爱暴力。爱暴力比起一般的暴力行为来得隐讳和不易被察觉,它在“爱”的掩饰下,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吞噬孩子的一生。 “爱暴力,让人无法控诉,因为它以爱为名;爱暴力,让人无法拒绝,因为我们不敢面对失去爱的恐惧。”每个人遭受的爱暴力千差万别,要想寻求解脱,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让爱暴力的循环在我们的身上中断,让我们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治愈我们的下一代,则是亟待解决和探索的。 在一次亲子讲座中,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一只老母鸡,吃够了被老鹰追逐的苦,因此不想让自己的孩子重复自己的苦难。于是,当它的小鸡被孵出来之后,它就按照老鹰的标准训练它,让它学习飞翔,学习吃蛇、吃老鼠,并对它说,“你一定要成为老鹰”。小鸡在开始的时候会有反抗,因为老鼠的味道实在不适合自己,而飞翔让自己感觉非常挫败。 然而母鸡对它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都是为了你好!你必须听我的!”于是,小鸡在抗争不过的情况下,只好接受母亲的训练。母鸡对小鸡说:“孩子,真乖,现在这样就对了!”再后来,小鸡真的习惯了吃老鼠、吃蛇,学会了飞翔,并且真的以为自己成了老鹰中的一员。但是它却找不到快乐,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不快乐都不知道。 看起来,吃老鼠、吃蛇都是自己应该吃的,孤独的飞翔才符合自己的性格,自己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快乐呢?它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只有吃虫子才是快乐的、只有在叽叽喳喳中才能愉悦。而这一切都不是最大的影响。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在场的几百名父母没有一个回答上来。 这时一个八岁男孩尖锐的声音传了出来:“它会把自己当成老鹰,去和老鹰交朋友,结果被老鹰吃掉!”是的,当一只小鸡以为自己可以做老鹰的事,甚至以为自己就是老鹰,它就可能去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或者还可能去悬崖上飞翔,在飞翔中失去自己的生命!任何一种生命都会有天敌,并不是因为有天敌而危险,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人才最危险。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自己所不能做的! 让我们痛苦的不是我们是谁、在做什么,而是我们不接受我们是谁、在做什么。 我们面对的是“中毒的父母” 梦雅讲起父母就很激动:“他们在人前是标准的好爸妈,但是我感受到的是什么呢?从5岁强迫参加各种兴趣班,对我的精神戕害就开始了。画画出一点问题,耳光就下来了;弹琴,如果一段弹了两三遍都出错,他们就拿出两三根针往我手上扎;父母的朋友来了,不管我愿意不愿意都要给人家唱歌跳舞……我只能听话,服从,但每次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慢慢靠近,我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恐惧,就好像濒死的恐惧一样。”到青春期,暴力更升级了。“谩骂、羞辱、轻蔑,否定我的一切。在这些可怕的话中,我感到自己一次又一次地被毁灭。我经常是靠一个幻想撑过来的:我是一台机器,不怕疼,没有情感,冰冷,你输入什么,我就输出什么……我没法不恨他们。”患有抑郁症的梦雅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远离父母,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在情感上却屡次受挫。她渴望爱,却又总是胆怯和沮丧。 夜深人静,梦雅在网络倾诉自己的苦闷后,她的帖子得到数百个有相似经历的回复,她吃惊地发现,“居然有这么多同样的事情发生”。 “高中时我妈突然给我跪下,说‘求求你好好学习’。现在都是阴影。” “我好恨自己,为什么是个女的,为什么带给妈妈痛苦?我是不是不该来到这个世界?” “我绝对不会要孩子。我好怕生了孩子又重复我和我爸妈的模式。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重复我经历的心灵痛苦。” 我是个不能做自己主人的人 纠结了几个晚上,我决定给一个做心理工作的朋友打电话。朋友问我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我告诉他:“两个月前我辞职了!但是现在看来可能是一种错误。”我辞职前,是一个上市公司的副总,薪水不错,待遇很高,为了这个职务我打拼了将近10年。朋友很吃惊,问我是什么原因放弃了这样一个经营多年的事业,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的上级老板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对我没有任何的评价了,也不说我做得好,也不说我做得不好!是不是对我不满意,在辞退和不辞退间犹豫?我每天猜测,一直失眠,干脆别等着老板辞退了,我先下手吧。”朋友于是和我探讨了我从小成长的经历。我的父母从小就对我要求非常严格,做对了就奖励、做错了就惩罚,甚至于奖罚不隔夜。这造就了我从小就习惯于他们的管理标准,长大了把老师的要求当作自己的行为标准,再后来以领导的要求作为行为标准的性格。所以一旦失去了外界给予自己的标准,自己马上束手无策,感觉到恐慌和危险。 朋友说:如果一个人始终需要不断得到外界标准的认同,来证明自己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当发展到某个职级,能够给你定义的人越来越少,该怎么办?我们说过,成人的自我认知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很多人认知的自己都不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宗教的典籍里有段话说:“你是谁?你是父母的你?金钱的你?权利的你?爱情的你?还是房子的你?桌子的你?你是你吗?”我们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方向吗?我们能够区分“应该做的”和“想要的”吗?当父母用自己的喜好来要求孩子,孩子就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自我状况。一个在自己的内心没有标准的人,做不了自己真正的主人。 一位妈妈的觉醒:“中国式母爱”出了什么问题? 我相信,中国妈妈爱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到找工作、结婚、生孩子,妈妈无时无刻不在操心,并且毫无怨言。沙拉原来也是这样。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犹太人后裔,后来离婚了,带着三个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时,沙拉靠卖春卷来维持全家的生活。那时的沙拉还是习惯按照中国式妈妈的思路来想问题: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她每天送孩子们去读书,然后自己开始做春卷、卖春卷。当孩子们回家后,她又一个人忙着做饭,孩子们则围在暖洋洋的火炉旁等着妈妈把饭菜端上桌……她对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学就行。这样的情形维持了一段时间,终于有一位邻居大婶看不惯了。有一天,她过来对沙拉的大儿子说:“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然后这位大婶又不满地对沙拉喊道:“你这样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沙拉后来发现,在以色列家庭里,孩子无一例外都要参与家务劳动,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门体验艰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