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的偶然  

——从近代早期中英煤炭业比较研究看“加州学派”的分流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裴广强(1984- ),pgq@ruc.edu.cn,男,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加州学派”将中国西北与江南之间巨大的地理差异,作为江南未能走向近代化的关键原因,并将英国煤炭偶然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做是导致中西分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这不但忽略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的煤炭储量及开发情况,更试图从纯粹地理环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重大命题,简化了近代早期江南与英国在燃料利用方面的深层差别。通过对近代早期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业的比较,可发现两地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在燃料利用结构、矿业政策、开采技术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煤炭业在两地趋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为批判地回应“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论”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14)-03-0060-18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比较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有力践行者,“加州学派”因其阵容庞大,观点新颖,得到了较多关注。该学派成员之间虽在看待问题的角度上互有差异,但基本都认同此一观点:至少在1800年之前,西方与中国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内生优势,中国仍占据世界经济的中心位置,只是到了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这在“加州学派”主要代表人彭慕兰、王国斌、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罗伯特·马克思以及戈德斯通等人的著作中都有明确表述。①在解释西方崛起的各种版本中,“加州学派”倾向于将殖民地和煤炭作为论述的焦点,只是有的强调殖民地,有的侧重煤炭,有的兼而有之。②

      对中英煤炭业的比较分析是构筑“加州学派”有关中西分流“偶然性”观点的主要支柱之一。彭慕兰、王国斌引用英国经济史学者里格利的观点,认为英国之所以走上了近代工业化道路,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廉价煤炭的“偶然”发现,缓解了当时英国来自有限的土地供给的压力和燃料不足而产生的生态危机,使英国顺利摆脱了“有机经济”的限制,走向了“无机经济”的坦途③。在后续与黄宗智的激烈争论中,彭慕兰进而对“偶然”因素做了进一步说明:煤炭需求数量多、足够露头,且其埋藏地点靠近机械工匠聚集、缺乏木材的经济区。④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他引用了上世纪80年代由我国学者孙敬之主编的《中国经济地理概论》中的几个数字:9个南方省份的煤炭储藏量只占中国煤炭储量的1.8%,11个东部省份占8%,而西北省份山西加上内蒙古共占61.4%。⑤有趣的是,彭氏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欧洲的煤和熟练的机械制造者集中地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地理距离,如果中国只有一小段距离需要跨越,那么都可能造成差异巨大的结果。”⑥弗兰克明确支持彭慕兰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煤炭富矿远离工业中心”,而英国丰富的煤炭资源是使“‘革命性’的工业动力、设备、组织以及相关的劳动方面的投资”得以在国内发生的因素之一。⑦受彭慕兰的影响,罗伯特·马克思也认为英国与中国相比“幸运”地拥有煤炭资源,且由于“巧合”的原因便利挖煤、运煤,才使英国实现了生态缓解,而中国始终无法突破旧生态机制的限制,只是因为其没有煤炭和殖民地。⑧即使在侧重科技、文化因素的戈德斯通那里,英国所具有的煤炭资源优势,也是促使其崛起的重要因素。⑨此外,作为“加州学派”在国内的代表,李伯重亦凭借其扎实的论据,力图证明近代早期江南因煤、铁资源缺乏被迫走上了一条“节能省材型”发展道路。⑩可以说,“加州学派”的主要代表几乎都对煤炭业在江南的发展情况持唱衰态度。他们认为,从地理上来说煤炭的有无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与国家之间“所谓的经济制度和要素价格方面的差异”“似乎毫不相干”(11);他们也将江南本地没有煤炭,中国的煤炭都埋藏在距离江南遥远的西北地区,甚至如罗伯特·马克思将中国没有煤炭作为默认前提,进而与偶然拥有丰富煤炭资源的英国进行比较,得出了煤炭和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生态缓解”,继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实现了中英“大分流”的结论。

      针对“加州学派”及其主要论著,国内外学术界都有过专门讨论,可谓见仁见智,褒贬不一。概括来看,学者们都认为“加州学派”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探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并进而从研究范式的高度反思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学术理论和方法,有助于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史观和重新认识近代早期中国的历史。对于其不足,学者们主要认为“加州学派”大量引用二手文献,无视一些经验性错误,忽视制度文化分析,持一种唯生产力史观。(12)再者,学界迄今对“加州学派”的评论大多集中在农业、纺织业、人口史、对外贸易等领域,尚无就中英两国煤炭业展开专门比较。这与“加州学派”对煤炭的重视态度相比,形成了明显反差。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不对煤炭业在中英两国的发展情况做深入比较,就不能真正撼动“加州学派”关于中西分流具有偶然性这一观点的立论基础。在此,本文以英国与江南及其临近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尝试就近代早期中英两国煤炭业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展开比较分析,以探究两地煤炭业发展中的不同面相。为了便于和“加州学派”做横向比较,题目中的“近代早期”一词是指1500-1800年这一时段。因个人水平有限,倘有疏漏之处,敬请指正。

      二、近代早期江南的煤炭利用潜能

      如果仅从百分比上来看,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所占煤炭的份额如此之少,也难怪“加州学派”会持上述悲观论调了。但“加州学派”却也无意间涉足了一条危险的河流。其在做出上述假设的同时,实际上赋予了西北地区的煤炭在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发展中潜在的、绝对重要的资源中心地位。他们基本忽视了江南及其临近地区煤炭的储藏量及开发情况,隐含之意是西北地区之外的煤炭无法满足江南所需。彭慕兰试图单纯地在百分比上比较中国各地区间煤炭储量的差异,而没有看到中国煤炭总储量的巨大基数。这就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即认为中国东部省份的煤炭储量很少,无法满足需要。中英两国的煤炭储量分别为多少呢?据美国《世界煤》杂志1980年第11期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煤炭的地质储量为14650亿吨,而英国的地质储量为1495亿吨。(13)从地质储量上来说,中国将近是英国的10倍!中英两国的煤炭资源储量相差如此悬殊,以至于前述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在中国煤炭储量表上的较小百分比换算成储量后,就足以在英国储量表上占据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因太过关注西北而无视东部地区?前近代经济发展所需煤炭有限,绝不能与现代工业相比。据李伯重研究,江南若要建立一个人均铁产量与18世纪初期英国相当的冶铁业,在1620年应需煤45万吨,1850年应需煤78万吨。(14)又据弗林(Flinn)估计,英国1700年、1800年的煤炭产量分别为303.3万吨和1528.6万吨。(15)可以说,若条件适宜的话,仅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浅层煤得到开采,便足以支撑当地对于煤炭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