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作 者:

作者简介:
房广顺,徐晓丽,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房广顺(1960- ),男,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理论教育研究。

原文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标,需要理论知识教育和理想信仰教育有机结合,最终达到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转化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存在信仰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性与信仰性的模糊认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性质,从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入手,准确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优化目标体系,转换教学逻辑,整合方式方法,推动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转化与升华。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4)06-0753-05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和灵魂深处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因为信仰居于人的精神图谱的核心位置。“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1]。“思政课”的实质和归宿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引导大学生选择和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新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正确认识“思政课”教学的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理性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两种模式之间的关系,科学选择“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升华路径,实现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

       一、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然与应然

       信仰教育是“思政课”的实质和归宿,这是一种应然状态。但就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和所面临的挑战而言,当前的“思政课”仍处于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实然与应然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首先,从受教育者方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必修课,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尚未成为大学生的第一目的。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刚刚进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尚未形成信仰的完全觉醒,处于信仰的选择期和确立信仰的关键期,关于“何谓信仰”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缺乏思考。当一个人连信仰为何物都未真正纳入理性视野时,难以切实讨论信仰以及信仰什么的问题。而且,信仰是一种自觉的意识,难以自发产生。这就提示我们,“思政课”教学有必要从激发大学生的信仰需要出发,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另一方面,信仰属精神层面,受经济基础的强力推动,归根到底是第二性的。在现实生活中,物质生活是人们的第一需要,满足物质需求进而获得未来就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学生思考的首要问题和需要满足的首要诉求,现实乃至未来的物质需求无疑在大学生的生活选择中处于主导地位。当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逐无可厚非,因为人类不可能脱离物质而存在。但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思想引导和信仰激励,就难以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积极有效的信仰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提出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从教育者方面看,“思政课”教师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信仰教育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前,“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信仰?”“如何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区别?”等学理问题仍在争论和探讨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仰教育实践。有一种观点认为,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信仰,有将其宗教化之嫌。其理由是:信仰仅限于超越性的、纯精神性的、非理性的信仰,即宗教信仰。因此,若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信仰,就会将其引向宗教。分析这一观点的逻辑背后其实隐藏着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否成为一种信仰,首先取决于人们对信仰的理解和界定。显然,这种观点将宗教信仰视为了信仰的唯一样态。这是西方的文化和宗教传统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特别是与中华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差别,用西方标准衡量中国人的信仰是不切实际和完全错误的。在中国人的现实语境当中,信仰有其广泛的指向,既包括宗教信仰,也包括各种世俗信仰和民间信仰。宗教信仰是信仰的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马克思主义信仰以科学性、价值性、革命性的统一为鲜明特征,实现了信仰史上的伟大变革。争议的存在表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有待于在理论层面达成共识,并真正内化为教育者的教育理念。

       第三,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及其扩散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决定人们信仰的多样性,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宗教信仰、民间信仰等等是客观存在,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进程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有所抬头,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输出有所加强,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有所发展,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并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值得关注的是,在西方“普世价值”口号下的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不断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思想地位,马克思主义信仰遭遇困难。作为确定人生追求和信仰选择的青年大学生,在多种思潮的影响面前必然表现出难以取舍甚至莫衷一是,在以知识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大学教育中,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旗帜鲜明地打起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旗帜,就不能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导向,因而作出错误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性质和功能,是阵地之争,也是人才之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这就倒逼“思政课”实现由现有的知识教育模式向信仰教育模式升华,实现信仰教育由应然走向实然。

       二、厘清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别

       准确把握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升华的逻辑前提。信仰教育是否是对知识教育的完全否定?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是否相通?是否具备转化的可能性?这是实现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正向转化的重要前提。我们认为,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彼此相通的。

       首先,知识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受知识观的影响。不同时代对知识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形成了不同的知识观。知识观的变迁推动了知识教育的变革。在中、西方的古代传统中,知识观有其共通性,都强调知识是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的。如: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主张“德性即知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将西方文明推进现代,启蒙思想家对知识的推崇,对知识教育的重视,赋予了现代知识教育以合法性。但现代社会的知识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已“狭隘化”为科学知识,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实用性、工具性,主张知识即真理,是与客观相符合的主观认识。实证主义、功利主义的知识观是现代知识观最典型的代表。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代表这个世界的精神态度已被称为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者不想高谈阔论,而是要求知识;不想沉思意义,而是要求灵活的行动;不是感情,而是客观性;不是研究神秘的作用力,而是要清晰地确定事实。”[2]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知识观削弱了古代知识观中的道德和价值意蕴。在这种知识观主导下的知识教育往往以“知识”为中心,而非以“人”为中心,忽略了对人自身的精神与灵魂层面的关怀和追问,人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是现代知识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这种弊端进而外化为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的双向分离。不容置疑,教育应指向人的精神与灵魂,指向人的精神与灵魂的核心——信仰,但知识教育不能担此重任。这就为知识教育向信仰教育的正向转化注入了意义指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