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挑战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国希,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思想政治课研究

内容提要: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大环境,各种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引领社会思潮必须具备解释力、实效性、先进性、超越性和包容力等理论品格。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育目标应该是塑造一批超越功利、具有合作能力和真正主体性的成熟公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培养具有世界视野的、高素质的中国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追寻传统文化之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15 年 02 期

字号:

       在社会转型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代中国,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复杂、多元、异质的总体特征,深深地影响到价值观。个体主义、功利主义等多元价值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都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和克服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进行才能取得实效?无疑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一、多元价值中的主流引领

       当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有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有着不同的观点主张,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思潮。并列杂陈的各种思潮,有着不同的社会群体的基础,体现出不同的价值目标、路径依赖,对人们的思想产生着影响。因此,有必要按照其本质特征,让人们在多样化的思潮中比较筛选,借鉴吸收,博采众长,综汇融铸,以富有先进性的理论,超越其他思潮,实现其引领、指导。在当代的自主选择、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里,如何提高核心价值的吸引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诸多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其诸多的理论品格,而构成了可以承担起引领和范导其它思潮的特别价值取向。

       在思想多样化的社会,一种理论,要超越其它理论的局限,包容其它理论的优势,才能够起到“引领”作用。这样的理论,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解释力。这种理论应具有明显的逻辑优势,能够科学、合理地解释问题,寻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宽广的视野,能够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保持理论的开放性;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展现其逻辑魅力,拥有说服力。理论产生于社会,面对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能否具有解释力,是否能够很好地揭示规律,引领社会活动和现实运动,有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如果理论是片面的,不能正确地反映现实、有效地运用于社会现实,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就没有生命力,无法成为正确的行为指南。

       二是实效性。科学的理论,不仅是科学地解释世界,还要有科学的理论实现途径,能够化理论为现实,使思想物化、外化,展现出思想的变革性力量,掌握群众,成为改变世界、实现人类价值选择的巨大物质力量。这是检验理论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验证一个理论是否科学、是否有资格引领的标准。

       方法论的优势,是现实的优势。理论上的解释,必须可以指导行动,有着现实的实践可操作性。理论的可操作性非常重要,可以在理想图景、理论目标与现实实践的多次反复中寻找到最佳的实现方式。一种理论如果不计实践后果,一味强调理论本身的纯正,或者停留在学理层面,不考虑其现实实践状况,不考虑其运用的环境与后果,则只能是教条主义,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对社会不但没有价值反而会起误导作用。

       三是先进性。这种理论要具备价值目标优势。一种理论或思潮着眼于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向上还是腐朽,其评判标准在于这种理论或思潮的社会理想是否对于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推动,在于是否具有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也在于是否推动形成有现代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基础的善治的社会。先进的价值观之所以能够引领,是因为它符合历史的发展潮流和人类进步的方向,能够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人们的支柱。

       四是超越性、包容力。这是极其重要的理论品格。理论具有开放的包容性,能够博采众长,追求卓越,超越其它思潮的局限,才能广泛地汲取其它学说的优势,才能高于其它学说。具有宽广包容力的理论,不是与其它理论的针尖对麦芒,不是简单的对立物,而是超越于其他思潮的。正如,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的简单对立物,而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生长出来的,比资本主义更高阶位、更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包含吸纳了以往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而又为先前任何一个社会形态所不及。

       用先进的理论去引领,并不是取代或者是封杀其他思潮,而是对其他思潮产生一种影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我们现在是对价值多元化存在的承认与引领,进而,对其内在的合理要素提炼、借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现阶段凝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①

       每一种社会思潮,代表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诉求。思潮,是一部分人的思想趋势,它有其现实的存在的合理性,不然不会为一部分人群所接受,所拥趸,也就不成其为思潮了。思潮的分歧,本质上是现实价值诉求的区别。一种社会思潮的出现,有其相应的群体基础,反映其特定的价值诉求。产生这些社会思潮的基础不消除,思潮就永远不可能消灭,简单粗暴的封杀就会是舍本逐末。所以,解决理论问题、思想问题的根源,最终是现实的改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追求,代表了共识,其具备的理论品格能实现其对其他理论思潮的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能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引领呢?一种先进的理论要能引领,必须更好地进行理论逻辑设计,以使其具备合理性与合规律性,并通过实践的引导得以验证;在价值取向上,也与以前不同,要更具有包容性,在克服局限性的基础上,有更好的推进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有这样高于其它思潮的引领“资格”,正在于它汲取了众多的精华,并超越其他各方面的局限,才会更符合规律,体现出强劲的生命力,朝着真理方向前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能引领其他思潮,还在于其是可以经受检验的。而这个检验的标准,就是共产党人一直视为法宝的实践。当然,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起到引领作用,关键还在于解决制度与机制建设问题。注意防止只是理论上论道、现实中不作为的态度。在关注思潮、引领思潮的同时,切实改进与完善社会现实,把思想和理论的引领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也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性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