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095-1760(2013)04-0111-10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个体在生活中难以避免和各种人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我们会逐渐和那些或有共同爱好,或有共同经历,或十分欣赏的个体发展出比其他人更加亲密的关系,这种人际关系便是友谊。友谊对个体发展很重要,尤其对于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而言,与他们的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自我价值的积极体验等密切相关。友谊和同伴接纳共同构成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可以说,青少年友谊是一种特殊的同伴关系,它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又很快破裂。进入小学后才开始建立友谊关系。随着儿童社会认知水平不断发展,他们对友谊的认知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到了青春期,友谊关系发展更加稳定和持久,对个体健康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对青少年友谊的理解 如前所述,个体对友谊的认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年龄发展特征,这导致每个人对朋友的认识不同,很难对友谊概念作出统一的界定。研究者亚当斯(Adams)等人将友谊理解为两人之间持久的自我暴露、相互交往、相互依赖及共享活动。[1]国内有学者认为友谊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爱或依恋的关系。[2]这些研究人员将互惠性(reciprocity)作为友谊的一项内在特性,认为这种关系的存在必须得到个体和朋友两方面的认可。在实际研究中,友谊双方并不一定都在被试群体中,且青少年个体的朋友数量并不只有一两个,使得互惠性的要求并不现实,甚至影响了研究的效果。 有很多研究发现,即使报告的朋友关系并不是相互的,个体单方认同的朋友关系也会影响他的行为和心理水平[3],且这种影响效果没有显著差别[4];有时,单方认同的朋友对个体影响甚至比相互作用双方的影响更大[5]。因此,我们认为,互惠关系和单向关系都可以作为友谊关系的研究对象。有鉴于此,我们将友谊理解为:个体认同的,对其产生影响,并有可能相互作用的持续稳定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数量、质量和稳定性三个要素。 友谊数量是衡量友谊有无的标准。一般地说,友谊数量为零的个体不存在友谊,意味着这个人既没有认同的朋友,也没有人将其作为朋友。而存在友谊的个体在考察朋友数量时包括个人认同的朋友数量、互为朋友的数量、被作为朋友的数量三种情况。友谊数量越多,表明这个人越受欢迎,或者有越多的朋友。换言之,这个人具有良好的同伴接纳性。 友谊质量是衡量友谊发展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个体知觉到的朋友关系的特征。帕克(Parker)和亚瑟(Asher)编制了友谊质量问卷,将友谊质量分为五个维度,包括信任与支持、陪伴与娱乐、肯定价值、亲密坦露与交流以及冲突与背叛等。[6]研究者认为,高质量的友谊具有各种积极的特点,如亲社会行为、自尊支持、亲密性、忠诚等[7][8],同时,也会发生矛盾[9]。王英春等人从友谊认知、友谊行为和友谊情感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考察了青少年友谊的发展质量。[10]我们认为,友谊质量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心理感受,而是存在积极和消极两部分特征。这两部分相对独立,积极友谊特征包括信任支持、陪伴娱乐、亲密交流、肯定价值;消极友谊特征包括消极评价、冲突背叛等。 友谊稳定性是衡量友谊持续时间的重要指标。波林(Poulin)和陈(Chan)根据友谊涉及的不同层面,将友谊的稳定性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与朋友保持稳定持久的最好友谊关系;二是在持久的时间内保持一定数量的友谊关系;三是稳定封闭的友谊小集团。[11]其中对个体而言,一直与同一个人保持最好友谊关系和一直有最好友谊关系但不与同一个人,这两者的社会适应性相同。[12]那么,如何来界定“持久”这一时间概念就变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成年人的友谊关系网络短则3周、长则1年就会发生变化;对青少年而言,这种友谊关系网络的稳定性最多可以维持6个月。[13]从友谊数量维持的时间看,有66%的友谊关系在5个月能得到维持。[14]而涉及最好友谊关系时,这个时间可以达到几年甚至几十年。由此可见,对友谊稳定性的考察需要根据友谊的不同层次(个人、多人、群体)而进行。 二、青少年友谊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友谊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性格、情绪等),友谊特征(如友谊数量的多少、友谊质量的好坏),以及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什么样的个体之间容易成为朋友?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青少年的朋友往往是他们的同学,一般为同性。再进一步观察会看到,这些朋友之间有着相似性,或都爱看小说,或都爱打篮球,或有共同朋友……也就是说,那些在性别、年龄、朋友圈、爱好、性格等背景方面比较相似的个体更容易形成友谊关系[15],而且这种友谊关系的稳定性比背景差异性较大的友谊稳定性更高[16]。爱好和性格是决定个体受欢迎程度大小和朋友数量多少的重要因素,那些爱好广泛、性格活泼开朗的青少年往往更受欢迎,有更多朋友。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向和孤僻的孩子没有朋友,尽管他们一般处在社会边缘地带,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较少。根据相似性的交友原则,孤僻和内向的儿童及青少年也有互为最好朋友的友谊。[17]而且,也许是他们意识到自己在交新朋友方面的缺陷和友谊对他们排遣孤独的帮助,一旦他们和某人建立了这种亲密友谊关系,就会不计代价地努力去维持,其保持率在一个学期内达到70%,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至于友谊质量,孤僻儿童认为,他们最好的朋友在帮助和指导、亲密性表露、冲突解决和整体的质量方面,比非孤僻儿童要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孤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较低,语言表达能力也较低。[18]此外,除了“相似性”这一交友原则外,“互补性”也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较多相似朋友的个体而言,有时会倾向于和与自己不同的人交朋友,来弥补和提高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