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研究的理论范式转型及其学科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鲁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青少年工作系,北京 100089 吴鲁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青少年政治社会化、青年价值观。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要全面提升中国青年研究的学术水平,必须不断拓展青年研究的学术视野,增强青年研究的理论自觉。从研究所采用的理论范式看,青年研究经历了从现代化理论范式到后现代化理论范式的转变,目前正在向新型现代性或互构论范式转变。未来的青年研究应自觉地以互构论这类既具世界眼光又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处于快速转型社会中的中国青年进行经验实证研究,来检验、丰富、完善和发展已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从而增强青年研究与已有学科间的学术对话能力以及青年研究依据青年的特性来建构新的学科知识的能力。上述两种能力都有明显增强之日,就是建构独立的青年学学科体系时机成熟之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14 年 05 期

字号:

       从采用的理论范式看,青年研究经历了从现代化理论范式到后现代化理论范式的转变,目前正在经历向新型现代性或互构论范式的转变。青年研究中的现代化理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的本质、青年发展的过渡性和确定性及青年的社会化等;青年研究中的后现代化理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的建构、青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及青年的选择性等;青年研究中的新型现代化或互构论范式的特征是:强调青年与社会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建构与型塑、青年发展过程中青年与社会的“互构共变”或“互构谐变”等。

       一、青年研究中的现代化理论范式

       1.本质主义

       现代化理论范式把青年视为一个社会的年龄类别或群体,并认为它具有其自身的本质规定性。青年的这种本质规定性必须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必须具有稳定性;第二,必须具有区别于儿童少年和成人、老年的特殊性。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青年研究人员对于青年的本质规定性曾做过非常多的探讨。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年研究人员如果找不到青年的本质规定性,或找不到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那么,所开展的研究将缺乏合理性。关于当时对此问题的探讨情况,笔者曾做过一些归纳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1]。

       第一种观点认为,青年是智力机能高度发展,参与意向强烈而社会化正趋于完成的具有统计意义的群体。第二种观点认为,“青年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发展中的不平衡性是青年的本质特征之一。最大限度地向未来开放是青年的本质特征之二”。第三种观点认为,青年的本质是生物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双重矛盾。“青年作为人的年龄层次,比其他年龄层次的人更显露着非理性的和理性的(或者说生物的和社会的)对立。”第四种观点认为,“青年是处在一定社会形态中从儿童向成年过渡的社会群体和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先锋”。“热情奔放,探索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青年的本质特征。”

       在分析了上述四种观点的不足之后,笔者也提出了一个观点,将青年本质规定为:“青年是身心逐渐成熟,开始能动地建立和完善自我独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的个体以及由这些个体所组成的群体。”

       2.把青年发展过程看成是一个连续的和确定的过程

       受现代化理论影响的青年研究人员一般认为,青年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轨迹,即沿着“学习—就业—组建婚姻家庭—生儿育女等”这样一个轨迹前行,顺序是固定的、不可逆转的,在处于上述各个节点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之间的过渡或转换是连续的、确定的,因而也是可以预期的,青年发展是人的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同样遵循着“线性”模式。

       3.过渡理论是这一理论范式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

       青年研究中的过渡理论认为,青年是处于从童年向成年过渡当中的一个年龄群体,是个体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年龄阶段。完成学业、就业、组建婚姻家庭、生儿育女及拥有自己的住房,是成熟的重要标识。还有学者将参与社区或社会生活,也列为成熟的标识之一。获得了上述标识,就意味着青年期的正式结束和成人期的正式开始。过渡理论的理论预设是“成人中心”,是“成人支配或主导青年”。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传统社会化理论中的“社会化”,它重点强调的是“社会化青年”。

       4.实证研究案例

       现代化理论范式不仅对学者们关于青年群体的整体认识产生了重大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人们关于青年具体层面的问题研究,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下面以有关中国青年价值观演变的研究为例,对现代化理论范式如何影响青年具体层面的问题研究作一简要说明。

       西方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说是“新旧取代假说”。工业社会取代农村社会,现代价值观取代传统价值观。台湾学者杨国枢曾对这一理论做过比较详细的综述。他认为,这一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Inkeles,Smith和Kahl。这种理论的基本特点是,认为传统与现代是二分对立的,经由现代化历程,人们的现代心理与行为特征将取代传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这一理论范式对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关于价值观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期间,杨国枢等人完成了大约二十项实验研究,均是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从事的有关研究工作,目的是想了解在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台湾民众心理与行为的变迁情形[2]。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期,中国大陆学者对大陆青年价值观变迁的研究基本上重复了这一历程。一项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的调查研究认为,青年的价值观变迁存在着三个基本的演变取向:即群体本位取向向个体本位取向偏移;单一取向向多元取向发展;世俗性的价值目标正在取代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3]。另一项涉及转型时期农民价值观的研究逐一分析了农民在开放意识、风险意识、进取意识、贫富意识、自我意识、政治法律意识等观念意识方面的转型程度[4]。正如笔者曾在一篇文章中①所指出的那样,众多研究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的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框架,实际上都属于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一刀切开,具有“二元论”特点的“古典现代化理论”框架。例如,在第一项研究中的“三个基本演变取向”表述中的群体本位取向、单一取向和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与传统相对应;而个体本位、多元化、世俗性价值目标则与现代相对应。因此,三个基本的演变取向说到底就是一个取向,即现代价值观取代传统价值观的取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