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段子,女生问男友:你不会是“富二代”隐瞒身份考验我吧?男友一拍脑门:我爸不会是故意隐瞒身份考验我吧? 有钱爹妈怕孩子不懂得珍惜,不求上进,纷纷假装家里破产,这种新闻近来越来越多了。 人们津津乐道“三代出贵族”,又幸灾乐祸“富不过三代”。有钱、有地位、有名声看似给孩子提供了高起点、好条件,但是相比普通家庭,他们养育孩子也多了一份挑战。 父母的优秀给孩子巨大压力 首先人们相信“虎父无犬子”,孩子受环境的影响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我是某人的儿子,我一定要对得起他,不能给他丢脸。但孩子也会感到很不自由,无法全然地做自己。我可以无意义吗?可以平庸吗?可以很怂吗?可以很软弱很失败吗?可以不那么努力吗?龙应台的儿子就曾经不是那么平静地对妈妈说过:“你要接受我是个平凡的人。” 高端家庭的孩子尤其不能瞧不起人。中国人常常认为瞧不起人是不道德的事,是个修为的事。内心修为到一个程度了,就会看谁都平等,小孩子做不到很正常。但是高端家庭的孩子如果看不起人,就不被原谅,谁都可以去攻击他。 更悲催的是,孩子的努力很难被看到。宫崎骏在动漫行业非常受尊重,儿子最终也做了导演,拍了动漫电影,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但人们还是喜欢拿他和父亲比,让孩子总觉得自己不够优秀。 家庭的荣耀反而伤害孩子的自信 成年人常常会被架空,比如有钱人觉得不能失去财产,觉得穷了就不是他了。有权力的人如果失去权力,觉得自己就什么都不是了。高端家庭孩子的恐惧在于,他的荣耀全部来自于家庭。特别是父母会对孩子说:“离开这个家,你什么都不是。”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非常大。那些孩子看上去很有优越感,但并不是真正的自信,有可能比普通人还没自信。 因为孩子取得了成就,外界会认为这是家庭给予的帮助,而不是孩子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这种家庭的孩子要建立真正的自信反而更加困难。《教父》的导演科波拉在《教父3》中任用了女儿索菲亚做女主演,结果被大骂关系户走后门。优秀的家族给索菲亚带来了荣光,也让她经历更多的挫折和痛苦,直到她独立导演出三部与父亲完全不同风格的优秀影片,才渐渐走出阴影。 炫耀来自恐慌 如果没有家庭,我就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这种感觉让孩子很恐慌,所以就要拼命去彰显。而炫富,就是一种彰显;让自己突破规则,也是一种彰显;像李某某,我可以开套牌车,我可以不惧法律,这就是一种彰显。我们普通人觉得犯法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而他觉得爸爸有权有势、犯点法没事,还可以彰显自己,所以就特别喜欢惹麻烦。 为了追求彰显,非要突出自己,不能跟别人相同,需要鹤立鸡群的感觉,就喜欢和别人比来比去,我比别人好才对劲,别人要是和我一样,我就不那么有优越感了,就失落了。但是如果别人居然比我好,那怎么可以呢? 还有个不得不提的东西就是匮乏感,一个东西,他占了,我就没有了。不会觉得他有他的,我有我的。他有他的,这很好,我祝福他,为他高兴,我也有我的,我去珍惜,我去享受。因为我要比所有人都好,好东西就该是我的,无论那个好东西是什么。于是看到别人的好,嫉妒就来了。 不必优越,也不必恐慌,感恩面对 面对以上这些挑战,父母该怎么做呢? 外在环境过分关注父母的成就,而父母本身没有觉察,孩子自然也会过分看重父母的成就,难以活出自己。要改变这种情况,父母首先不能有优越感。 比如校长的孩子在校园里大喊“我爸是校长”。这个事情中,“校长”就不普通了。校长本人肯定也这么认为,觉得自己很成功,觉得自己站在高处。他如果觉得这是个非常普通的事情,那么孩子一定不会这么认为。包括“我爸是李刚”,都是一样的。 优越感和不普通一出现就是一个信号:看重外在,并把外在当成自我,包括道德优越感也是外在的:我比你高尚,我正义,你邪恶,我干净,你不干净……龙应台挺努力的一个人,但是她也挺俗,俗的点就是优越感。你看我有觉知,中国大多数人没有觉知,我能从传统中看到这么多不好,而你们还不知道呢,我能给出尊重和平等,而你们还不能呢,可是这本身就是不尊重。 一方面我们和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另一方面,我们又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人才,都有自己的才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贡献,这是非常美的。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就是社会。人的社会化主要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因为基本的价值观,基本的待人方式,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型,都是在家里形成的。如果父母能有一种觉察,把外在的一切看得普通,能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内心想要怎么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自由,什么是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被他人的眼光和外在的关注架空,孩子就能跟父母学习到如何从自己的内在寻找价值感。 如何让孩子懂得珍惜,懂得谦逊?如果父母没有优越感,当他处于非常大的富足,非常多的尊重的时候,他是心怀感激的,所以既不用彰显,也不必惴惴不安。就像一个五星级的国宴,坦然享受就好,普通简陋的饭菜,盖浇饭、炒饼鸡蛋汤也不觉得低劣。用感恩的心看待一切,不论孩子生在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是自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