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这样对你说过话吗  

——惩罚教育的利和弊

作 者:
赵婕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生活潮

内容提要:

家庭教育,妈妈被天然认为是首要责任人。做妈妈,需要智慧和方法。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冬天的黄昏,我去学前班接6岁的儿子。

      一进教室,他就过来亲我。显然,对我的出现,他欢喜不尽。

      我们各自都只是戴上一只手套,另外两只手互相牵着,体温就足够温暖。

      他走在绿化带的矮矮围墙上,就比我还高一些。

      我们一直手拉手,乱蹦乱跳乱唱歌。

      我唱:“我的乖娃娃呀,我的好儿子呀。”

      他唱:“我的好妈妈呀,我的妈妈好呀。”

      儿子突然停下来:“妈咪,外婆这样对你说过话吗?”

      前面我和儿子说过很多话,他是指外婆说的什么话呢?我迷糊了一阵子。

      “就是外婆叫过你乖娃娃吗?”

      我停顿了一下:“没有。外婆不习惯这样说话。不过,外婆也很爱妈妈的。每个妈妈爱孩子的方式不一样。”

      “她打伤你了吗?”

      “没有,只是打疼了。不过,我原谅外婆了。”

      “我不原谅!”儿子厉声说,眼睛涌满泪水。

      有时候,我会把儿子当一个小小的知己,告诉他一些“限制级”的事情。

      有一天,他早上醒来,忽然流着眼泪对我说:“妈妈,我不原谅你,你道歉也没有用!”

      “什么事?”我还颇镇定。

      “你关过我黑屋子。”

      “什么时候?”

      “姥姥姥爷还有奶奶来的时候,我3岁的时候。”

      “为什么?”我有点难过了。

      “我把瓜子壳混进瓜子里。”

      想起来了。当时他太兴奋了,一直在家里捣乱,各种花样。怎么说都不听,忽然想起母婴杂志上的招,说是把孩子隔离现场几分钟,比如关进黑屋,可解决问题,且不像打骂一样给孩子留下伤害。

      我像一个聪明的傻瓜那样做了。

      “外婆小时候还狠狠打过我呢,可比关黑屋子厉害多了。”

      儿子立刻只对我挨打的事情十分关切了。我就讲了一点童年往事。

      事实上,如果我童年挨打的痛苦是10,那我给孩子讲到的不过2。想不到,他刻在了心里。

      比如,那次我弄丢了父亲的一只金笔,母亲在我可能弄丢笔的那个地方用树枝打了我不下100下吧,她气急败坏,拼尽力气打我,我满地打滚,最后,那一坡豌豆花似乎都被我“跺”进了泥土里,结果那支笔就自动出现了。但我只是对儿子说,我弄丢了东西,外婆打了我20下。我也没有说过,从来没有拉母亲手的记忆,对母亲手的记忆就是来自那手的很疼的力;我也没有说过,唯一一次和母亲睡觉的记忆也是因为梦中我脚蹬着母亲脸了,狠狠被摔开的记忆。

      难道血脉相连,儿子知道我的隐痛真实?

      所以,我也告诉过他:小孩子总是有很多需要教育的地方,而且外婆交给了我更多重要的东西,我早已原谅外婆了,甚至感谢她的严格教育。

      “你也要感谢外婆,是外婆的教育,才让我成为你的好妈妈的。”

      “那她打人也不对!”小家伙口气非常严厉。他似乎要保护童年的妈妈,那个在时光隧道里的无助小女孩。

      事实上,我儿子很喜欢外婆的。外婆慈爱而又威严,聪明能干,让我儿子对她的尊重和好感远远超过一味对孩子讨好迁就的奶奶。

      然而,在对待儿子的方式上,我却有70%走的是“奶奶路线”。我从老公红子身上,看到了被母亲以一种“无知的崇拜”和“无比的自豪”宠大的男人那种自信、从容和自我感觉良好的满足,红子从母亲和姐姐们身上习得的是女性世界广大的宽容和温暖。

      有时候,我努力去想象儿子今后的生活。所有的想象都是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我想,如果,他能够像他的父亲一样,有稍高于一般人的养家糊口的能力,有一个像我一样始终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但也有自己独立个性和事情做的妻子,那么,他就足以有一个不太委屈自己的悠然自得的人生,有了这个底线,其他都是锦上添花的收获了,作为母亲,我就无愧于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了。

      但是,为什么还要给孩子关黑屋呢?我其实还是很相信我母亲在儿女身上“有所作为”的言行。

      毕竟,“玉不琢不成器”呀。

      想起在青春岁月,红子身上那些小小的瑕疵,让我度过多少绝望伤心的时刻,我幻想,如果他的母亲,更加聪明一点,对红子稍微严格一点,他不就会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吗?

      当然,世界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好多事情,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我还是相信,养育一个人,和厨师做饭一样,自有火候的掌握,味道的分寸,结果菜肴的味道自然有差别。何况,我深深知道,我母亲的严厉,让我受的伤和受的惠。所以,我想,对于一个“响鼓不用重锤”的孩子来说,从我母亲身上借鉴30%的严格,也许就足够了,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知道是直觉,还是无意归纳的结果,我想,对于养育儿子来说,母亲的温情是第一位的,母亲的智慧是第二位的,母亲的严厉是第三位的。

      我想起,小时候,家里4个孩子上学,别人家都是就着男孩,委屈女孩。但我的母亲则坚持,男孩子力气大,可以留在农村,女孩子无论如何得上大学。父亲自然也很赞同。母亲对我最苛严,她是认为,女人要活出自己的尊严,要品行端庄,要能吃苦不讨巧,能付出。但奇怪的是,在用钱方面他们竟然对我又极其放纵,虽然我家在农村,但从读初中到大学毕业,在同宿舍的人中,在同龄人中,我都是钱包最富余的那个人。我很少受到来自身份的歧视,我自由交往,朋友很多,我的钱,几乎是大量用来买书了。现在我的书架上,还有高中时代读过的旧书。除了钱不局限我,更重要的是母亲对我为人处世的训练。比如为人要慷慨能吃亏;不奸诈,不搬弄是非;给长辈递东西要双手;懂得行善和回报;不给别人脸色看等等,无限多的细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