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成长日记:“妈妈,我爱你” 开学季,儿子上六年级了。开学第一天,他依然没从暑假模式中转换过来,我俩为他晚上8点半没按时上床,而是继续在打电子游戏大吵了一架。当然,吵架最后还是以我的胜利而告终,他关了电脑,心不甘情不愿地上了床,并且很快就睡了。我进了书房,做每天都要做的功课一给儿子写成长日记。 这一天,我在日记中写道:早晨送你去上学,和赵育新的妈妈交流,得知赵育新利用暑假完成了六年级上学期的全部课程补习。可是,你在假期中只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是在我天天监督的情况下,才勉强完成的。重要的是,如此宽松的放养依然没能让你得到满足,你居然在开学第一天不是快马加鞭地追上,而是继续玩电子游戏。人家不是笨鸟尚且先飞,你呢?你不仅不后起直追,反而学会了跟妈妈吵架。儿子,我不希望等到你大了才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甚至你可以永远都不必理解妈妈的用心,只要你懂得上进,懂得珍惜光阴,懂得努力学习的意义。 这样的日记,我从儿子出生那天起便开始写,写了将近12年。我想,这将是一个妈妈留给儿子的最好的回忆。我曾经打算在他结婚的那一天把这些日记送给他。我想,他一定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只是,儿子上三年级以后,无意中发现了那本我写给他的成长日记。初看,那本日记给了他大大的感动——从他出生的第一天起,我记录下了他第一次哭、第一次笑、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说话……当然,其中也有一个妈妈对孩子浓得化不开的爱。 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成长历程,他眼睛红红地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把他搂在怀里,所有的育儿疲惫甚至抱怨都消失殆尽。 后来,我发现成长日记还有一个功效,那就是当我把他的缺点写进日记,委婉地表达希望他能改正时,他很快会改掉缺点。 所以,我们家的成长日记变成了公开的,我每天记,儿子也会不定期地读。我为日记带来的记录与督促双丰收而窃喜。 六年级看成长日记:愤怒地撕成碎片 可是,开学第二天的晚上,他上床睡觉后,我习惯地走进书房,想着今天孩子表现比较好,要在成长日记里表扬几句时,我无比震惊地发现,这本写至一半的成长日记被撕成了无数碎片,狼藉地扔在我的抽屉里。不用说,一定是儿子干的! 看着熟睡的儿子,我有一万个将他拽起来的理由,可是,一想到明天上课他可能会因为打瞌睡而耽误学习时,我按住了自己。我不明白:他怎么会对成长日记下手?要知道,它们曾经被他称之为天下最珍贵的礼物。 我将日记一张纸片一张纸片地拼好,再粘好,吹干,装订。这个过程让我冷静了下来,我决定等到周末晚上,先带他去看场电影,然后一起去吃必胜客,最后再心平气和地跟他谈。 一切按计划进行。周末,在必胜客餐厅,母子二人吃饱喝足后,我不经意地问他:“为什么撕了你的成长日记?”我把重音放在了“你的”身上。 儿子看看我,诚实地回答:“我讨厌你写成长日记。” 我说:“为什么?” 儿子的表情显然开始激动:“因为里面充满了比较,充满了期望,充满了不满,那不是什么成长日记,是你的驯狼计划。你不是虎妈,是狼妈。” 我愕然地看着儿子,此刻的他对我来说,真陌生——会排比,还知道借“虎妈”制造新词“狼妈”,他的作文可从来没这么鲜活过! 好吧,看在他用词这么漂亮的份儿上,我强忍怒火,平静地问:“可是,你从前很喜欢妈妈写给你的日记。” 儿子发出一声冷笑:“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long long ago……” “为什么?” “自从我上学之后,你写的哪里是成长日记啊,分明就是你的焦虑症病历。” “杨少龙,你过分了啊。” “我说得有错吗?我上学吃不好饭,你在日记里说,儿子,你连饭都吃不好,拿什么跟同学拼学习啊?我没能拿100分,你说你不敢去接我,怕别的家长问我的成绩。我拿了100分,你又说,儿子,别那么得意,这次或许只是个偶然,有本事咱们一直拿100分。别人家孩子学钢琴,你觉得人家说得特别对,不为我成为什么郎朗、李云迪,只为培养艺术气质,于是,我学了琴。后来,别人踢足球,你听说男孩子不喜欢一项运动,特别容易抑郁,于是,你在日记里那么深情地对我说,儿子,去踢足球吧,妈妈希望你成为一个快乐的足球小子。再有,因为我没跟一位邻居打招呼,你上纲上线地在日记里说,孩子,不管你学问多大,你首先要成为一个有礼貌的人。你知道吗?那天我之所以没跟那个邻居打招呼,是因为我已经近视很长时间了,我根本就没看清是他。可是,我不愿跟你说,跟你说了,你又会在日记里大呼小叫地发出各种感慨,无外乎是:儿子,我希望……我不想看你的日记,可是,忍不住还是想去看,每次看了,都会觉得压力好大,不管我怎么努力,你都会说,儿子,希望你变得更好。如果我犯了错,你会语重心长地说一堆长篇大论的道理,总之,我永远不能让你满意,永远让你做妈妈做得那么辛苦。你知道吗?看了那些日记,我突然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彻底无语了,是这样吗? 我本能地想辩解什么,比如说,孩子,这些都是应该的啊。可是,我忍住了。 于是,母子俩沉默地回家。 重新审视成长日记:不做势利的家长 儿子进了卧室,我决定不再管他做什么——我那样事无巨细地管,换来的是他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力;我那么爱他,爱到他想自杀。那么,我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