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医学共同体的嬗变:从博医会到中华医学会

作 者:

作者简介:
陶飞亚,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上海 200444;王皓,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博士生。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历史研究

内容提要: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借助医学推动传教的同时,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医学科学共同体博医会。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科学共同体,其制度与精神也为以后出现的中国本土医学团体提供了经验与示范。但博医会的高门槛、宗教性及其外国身份与中国社会合作的局限性,促使一部分中国西医精英创立中华医学会。后者在与博医会的合作、竞争中推进了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存在资源和学术权威性不够的问题。以西人为主的博医会虽有向日渐壮大的中国同行移交医事权益的口头愿景,但缺乏付诸实施的动力。在非基督教运动与国民革命激起的民族主义高潮的压力下,两会通过协商妥协,合并为中国人主导的新的中华医学会。这种中国化取向的身份转移与资源整合,使后者不仅继承了前两者的专业性与国际性,而且推动了与民国医学行政界的合作,成为中国医学体系转型中较成功的洋为中用的科学团体。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15 年 01 期

字号:

       在近代中国医学体系转型过程中,博医会和中华医学会这两个著名的专业学会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前者是西方医学传教士在晚清时期建立的,后者由一批中国西医在民国初年创建,二者后来合并为中国人为主体的中华医学会。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中外合并而且继续发挥作用的学会。近年来已经有学者分别探讨了两个学会及其合并的历史。①不过,仍然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例如,这种现代科学共同体被移植到中国后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存在哪些问题?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西人学会和中国人的学会为什么需要和能够合并?合并给学会带来什么变化和影响?这种新兴的科学组织与政府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希望在纵向打通两个学会的历史、横向包覆学会与社会互动的新视界中,梳理其留下的中西文献,厘清这一科学共同体在中国的移植及其变异与影响,补充近代中国医学体系现代性转型史中的重要一环。

       一、移植的制度:博医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的科学共同体是一种西方舶来的社会组织模式。以往研究通常仅聚焦于这种团体本身,忽略了专业团体存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其实这种西方的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制度性的关系。政府承认团体的专业资格和权益,团体接受政府监管。例如,最早的医学学会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会,它是1505年得到特许而成立的苏格兰外科医师组织,该组织有权颁发执照,持执照者经注册即有合法资格在英国行医。②现代医学源于19世纪。这一时期,医学学会、医院、医科院校和医学立法共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英国的医学团体如皇家内科医师学会、皇家外科医师学会和药剂师学会举行考试并授予合格者资格证书,从而建立会员资格制度,这一制度获得1858年医学法案的认可。③专业学会在晚清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不同。

       在博医会之前,鸦片战争前来华的传教士们已经把专业学会的模式带到中国。1838年2月21日,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郭雷枢(T.R.Colledge)和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裨治文(E.C.Bridgman)等人在广州成立中华医学传教会。④但这个组织自身条件并不成熟,人员稀少、财力不足且派别多。1845年,中华医学传教会因资金及英美派别等问题分裂为广州传教士医学会与香港传教士医学会两个组织,此后,它并没有在教会医疗事业中产生多大影响。⑤另一方面,从已有记载看,这个组织与清政府地方当局之间也没有任何联系。

       鸦片战争后,随着传教活动的开展,医学传教士来华人数增多,19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有12名医学传教士来华,⑥到1887年来华医学传教士累计约150人。⑦专业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1877年第一届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上,医学传教是大会的一个重要主题。⑧在华新教主流刊物《教务杂志》也多次讨论医学传教问题。该刊在1886年6月期上介绍了美国医学传教会,该团体于1885年3月19日在芝加哥成立,参照爱丁堡医学传教会,旨在帮助年轻人获得全面的医学训练,并向世界各地输送医学传教士。当时该协会发行一种医学刊物,名为《医学传教士》(The Medical Missionary)。⑨

       1887年在华盛顿召开第九届国际医学大会,成为博医会成立的契机。会议规定与会者必须是正式的医学学会会员,这使希望参加该次大会的在华医学传教士将成立中国医学团体的计划匆匆提上日程。⑩1886年,在上海美国圣公会医学传教士文恒理(H.W.Boone)的推动下,一个提名委员会得以成立,成员包括伯驾等医学传教士,他们推举嘉约翰(J.G.Kerr)为会长,天津的马根济(J.K.Mackenzie)等为副会长,上海的格里菲斯(E.M.Griffith)任书记兼出纳,北京的阿特伯里(B.C.Atterbury)等任监察。此外,提名委员会还建议出版一种医学期刊,由嘉约翰等人任编辑。需要指出,博医会正式会员完全由医学专业人员构成。(11)其主要成员是英美医学传教士,在此后40多年时间中,一直维持这种格局。

       尽管博医会的诞生没有引起多少关注,但其后发展却蔚为可观,它把一套西方专业学会的规则输入中国。它的最早章程规定了会员的资格、权利和义务。正式会员必须毕业于受认可的医科院校,入会时由一位会员介绍,并得到年会出席者三分之二以上的认可方能通过。正式会员没有国籍限制,有缴纳会费的义务,也有参选会长、副会长和监察员等职务的权利。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当选者不得连任超过两届。除正式会员以外,还有荣誉会员和通讯会员,前者主要是在华非传教系统的医生,后者则包括位于世界各地的医学传教士,以及尚未获得正式会员资格的提名会员等。这两类会员皆无投票资格。(12)

       创办刊物也是当时学会的惯例。博医会的刊物名为《博医会报》(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1887年3月创刊。嘉约翰在创刊号中讲到学会目标包括“治疗病患”、“训练本土医护人员”以及“由实现上述目标来辅助福音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在中国的建立”。(13)《博医会报》是基督教国家以外的第一份医学传教杂志,(14)并多次被其他国家的医学刊物所征引。(15)《博医会报》初创时为季刊,1905年后改为双月刊,(16)1923年后改为月刊。这些变化反映了学会的成长和发展。

       但学会的年会制度还不太规范。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举办之前,博医会并未召开过年会,它很可能是利用传教士大会聚会之便在大会行将结束时举行了第一次年会。(17)文恒理在会长致辞中指出,学会应该效法国际医学大会,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年会,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将各个分会和会员整合起来。(18)但这个呼吁未能及时实施,第二次年会于1905年召开。此后一直到1932年和中华医学会合并前,博医会召开了十次年会,差不多每两年半举行一次年会。年会讨论的主题涉及医学教育、中国会员的资格、西方医学著作的翻译、汉语医学术语的制定以及修订博医会发展纲领等重大问题。

相关文章: